三月的*天,海内各大新能源车企相继宣布了其2月份的销售业绩。
从2月份新能源汽车数据上看,相比1月份整体有回暖的显示,大多数车企环比都有增进。
比亚迪一骑绝尘,牢牢占领*的位置,月销量跨越19万。广汽埃安环比增幅*,跨越190%,增进态势最猛,也与后面的车企拉开较大差距,占有第二阵营。
排名前5的车企中,销量都跨越1万辆。在第三阵营的造车新势力中,前三名划分为理想、蔚来、哪吒。
蔚小理中,蔚来环比增幅*,到达43%,理想和小鹏的增幅都在15%以下。
其他车企中,问界、极氪汽车起劲冲榜,2月份问界以较小的优势跨越小鹏,极氪汽车则以同比75%的增速快速追赶。
进入今年的*个增进月,新能源车企的名目也在发生着玄妙的转变。
01 比亚迪一骑绝尘,广汽埃安回到第二
毫无疑问,比亚迪在新能源车企中依旧显示出无法取代的职位。
2月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193655辆,环比增进28%。
据乘联会最新统计数据,2月海内新能源零售销量预计40万辆。据此推算,比亚迪2月份占有新能源车48.4%的市场份额。
可以说,比亚迪一家企业就占有新能源市场的半壁山河。
而广汽埃何在1月份销量泛起了大幅下滑,销量从去年12月的3万下降到1万。在今年年头的涨价潮,广汽埃安虽然宣布涨价,但将日期推迟到3月份。在特斯拉掀起降价潮时,广汽埃安也推出了限时优惠政策。
今年2月,广汽埃安重新回到3万区间,再次锁定第二。
事实上,2022年广汽埃安的年销量为27万,月销量也超2万。现在在第二的位置上短时间内也不会被取代。
其他紧随厥后的造车新势力去年的年销量最多也只有15万。
02 蔚来、理想重回统一阵营,小鹏尚未走出低谷
造车新势力中,蔚小理最受关注。
只管在2022年的年销量数据中,蔚小理仍然处于统一阵营,三者销量划分为12.2万、12万、13.3万。
但从近几个月的销售数据来看,蔚小理似乎在逐步分化,小鹏逐步被拉开差距。
以2022年12月、2023年1月和2月的数据为例,三者详细销售情形如图:
可以看到,三家造车新势力中,理想汽车销量长时间处于*。去年12月份,三者的月销量逐次有近5000辆的差距,到今年1月份,理想的*加倍突出,月销量是蔚来的近2倍、小鹏的近3倍。
而经由了1月份,三者的销量环比都实现增进。其中尤以蔚来的增进最猛,缩小了与理想的差距,基本处于统一阵营。
而小鹏依然延续了之前的颓势,尚未走出低谷,与理想和蔚来的差距也进一步加大。
为了增强销售端的能力,1月尾小鹏招揽原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正式出任总裁一职,周全卖力公司的产物计划、产物矩阵以及销售系统。
而王凤英在长城事情跨越30年,素以销售能力见长,或许能辅助小鹏走出逆境。
而在其他新势力中,哪吒的显示对照显眼。哪吒近三个月的销量划分为7795、6016、10073辆。
从整年销量上看,哪吒2022年的销量为15万,事实上已经跨越蔚小理。
若是不思量哪吒的售价因素,那么某种水平上造车新势力可以改成“蔚小哪”了。
03 问界和极氪冲榜,岚图销量增进迟滞
在蔚小理、哪吒之后的新能源车企中,有两家车企对照增进对照迅猛,一个是问界,另一个是极氪。
两个品牌都对照年轻,极氪在2021年4月公布*车型极氪001,问界*车型在2022年3月才最先交付。
然则这个两个品牌的销量却直追蔚小理。2022年,问界和极氪的年销量划分为7.6万、7.2万,距离10万大关已经不远。
今年前两个月,除去1月份的特殊情形,2月份问界和极氪环比增进率都对照亮眼。
2月份,问界销量为6577辆,甚至排在了小鹏的前面,环比增幅为47%。
而2月极氪的环比增进率高达75%,是除了广汽埃安以外,相比其他较极氪销量排名靠前的车企的环比增进率都没跨越70%。
可以说,问界、极氪已经成为第四阵营的中坚气力,有了冲榜前五的潜力。
而零跑汽车虽然2022年年销量跨越10万,还算是和蔚小理同阵营的玩家。
但今年开局零跑可以用幽暗形容。相比于2022年12月8000多辆的销量,今年1月份这个数字跌到了1000。
虽然各大车企都有下滑,但零跑显然已经超出了正常幅度,1月环比下滑跨越80%。来到二月,虽然有了跨越180%的环比增幅,但蔚小理等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差距。
对于零跑来说,2023年将是一个重大磨练。
而作为较早进入新能源行业的岚图来说,在去年8-10月份曾有一波销量高点,但进入到2023年岚图销量泛起延续下滑,1月份销量为1548辆,2月份则降到1107辆。
固然这与排名靠前的其他玩家相比,岚图似乎销量似乎进入到了迟滞状态。
尚有其他新能源车企,声量则要低一些了,好比智己、飞凡。去年两家车企的年销量还没跨越5000辆,存在感很低。
04 威马成“危马”,处于歇工停产状态
威马已经几个月没有宣布销量,它正处在生死生死之间。威马汽车首创人兼CEO沈晖更是直言“活下去,像牲畜一样地活下去”。
事实上,威马算是与蔚小理同时起步的新能源车企,一度成为资源宠儿,融资跨越10轮,累计融资额跨越300亿。
2019年,威马迎来高光时刻,销量一度仅次于蔚来,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二。
而随后,蔚小理销量飞速增添,威马逐渐落队。威马2021-2022年的销量划分为21937、44152、29437辆。
事实上,在2022年底威马就基本处于歇工停产的状态。随后种种负面新闻最先泛起。
威马先是高管和员工降薪,又调整组织架构,还通过反向并购钻营上市。
2月17日,沈辉发文称威马确实遇到了难题,正通过一系列调整,全力保障复工复产。没过几日,威马又公布内部信,提及部门职员复工复产,其余职员无薪休假。
三言注重到,威马的官方微博从今年2月中旬已经停更。最新的一条微博照样一份澄清声明。威马从2022年1月份后也没在微博中宣布过销量。
05 津贴退坡又遇到特斯拉“降维袭击”,盈亏难题的新能源车企面临生计挑战
今年,新能源津贴政策正式退出,加上原质料成本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海内新能源车在年头曾掀起一轮涨价潮。
而涨价则直接会对销量发生影响,新能源车企面临着两难的田地。事实上,大部门新能源车企耐久处于亏损的状态,不涨价压力更大,涨价了影响销量。
造车原本就是一个耐久投入的历程,但车卖得越多,却亏损越多,这是对生计能力的一种灵魂拷问。
而价钱影响对低订价的车企品牌影响加倍突出。零跑曾靠售价6万左右的T03打开市场,但随着价钱优势逐渐消解,加上零跑打击更高端市场,而谁人区间的玩家众多,零跑的销量最先失速。
对于海内新能源车企来说,尚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全球的新能源头部玩家特斯拉。
在海内车企涨价的同时,特斯拉开启反向操作,最先降价销售,这对海内新能源车企算是降维袭击。
在今日特斯拉的投资者日上,特斯拉现在特斯拉已生产400万辆汽车,2022年Model 3的成本已降低30%,力争将下一代车型的生产成本降低至多50%。特斯拉的目的是2030年实现2000万的年产能。
而要害是特斯拉照样赚钱的,且毛利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是蔚小理等车企的近两倍,这给海内车企上了一课。降低成本实现盈利才气掌握自动权,也才气恒久地生计下去。
在特斯拉宣布降价后,问界、小鹏等选择了降价跟进,也有车企推出了种种限时优惠政策。
在年头还选择涨价的零跑,在3月1日的新品公布会上,对旗下多款车型举行了周全调价,最高降价5.8万。零跑也成了2023年以来降价幅度*的一个车企。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增进还将延续很长一段时间,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竞争将加倍凶猛,落伍的车企将面临加倍严重的生死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