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田晓鹏导演,《大圣归来》和《深海》的运气截然差异。
8年前,《大圣归来》横空出世,让对国漫“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粉丝们在微博、豆瓣、天涯等社交媒体摇旗呐喊,充当这部影片的“自来水”。依附口碑效应,票房一起逆袭,冲到了9.54亿元。
8年后,失去着名IP和国漫情怀的加持,《深海》豆瓣评分7.4,口碑南北极分化,连回本需要的12亿票房也很难拿到。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停止3月13日,《深海》累计票房9.06亿元,媒体展望最终票房将到达9.16亿。
与《深海》差不多统一时期,动画短片《中国奇谭》让“国漫”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收官之日豆瓣评分9.0、B站播放量破2.4亿。B站副总裁、《中国奇谭》总制片人张圣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中国奇谭》,胜在前面的中国二字。”
《大圣归来》8年,“国漫崛起”喊了8年,观众的“情怀分”也给了足足8年。
但时至今日,国漫作品能否与其他成熟的内容产物类型竞争,能否与国际优异的动漫作品比肩,仍然是一个需要证实的问题。
01 谁吃到了国漫情怀盈利?
田晓鹏花了7年时间筹备拍《深海》,并抱以极大的期待,但无论口碑照样票房,都没有到达他的目的。他在直播中反思自己的错误:过于执著于自己的制作,导致影戏投入过多;没有思量观众的感受,也没有对投资人卖力。
在十月文化总裁、《深海》的制片人易巧看来,《深海》只有一条出路——片子到底行不行。
喜欢《深海》的人,陶醉在美丽画面营造的天下中,与故事主角共情。不喜欢的人以为,这部动画影片虽然*华美,但人设单薄、剧情杂乱。
在漫友文化CEO赖春晖看来,《深海》手艺已经到达了国际级水准,故事也相对完整。票房不理想,亏损在于没有一个传统文化IP作为依托,没有吃到“情怀”盈利。
吃到国漫情怀盈利的,是今年的另一部作品——《中国奇谭》。
《中国奇谭》形貌了8个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志怪故事,制作方是曾出品过《大闹天宫》《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诸多经典动画的上海美术影戏制片厂。上世纪60年月到80年月的水墨动画,曾是一张拿得脱手的天下级文化手刺。
在*集《小妖怪的炎天》中,《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作为靠山泛起,主人公是浪浪山上的一只小猪妖,许多观众在它身上看到了自己“社畜”的一面。一位网友写道,“小时刻以为自己会酿成齐天大圣,着实是个连大王都接触不到的小妖怪。”
陪同了几代人的童年滤镜、古典画风,加上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故事,《中国奇谭》*契合了观众对“国漫”二字的期待。谈论区里不乏溢美之词:“传统风味的国产动画回来了”“曾经国漫那种味道来了”。
换句话说,《中国奇谭》的高评分和洽口碑里,掺杂着难以清晰界定的情怀分。
《中国奇谭》的豆瓣评分一度高达9.6,宫崎骏在豆瓣评分最高的一部作品《千与千寻》也只有9.4分。《中国奇谭》后续几集口碑走低,评分一起降至8.9,但仍与宫崎骏的大部门作品持平。
“果真越来越颓,就这样吧。”网友冬至在豆瓣短评中表达了对《中国奇谭》的失望,但他依旧给出了四星。与他心态相似的网友不在少数,他们一边吐槽或批判,一边打出了四星左右的“激励分”。
甚至有网友取笑开播时将其吹嘘为国漫之光的人:“天天吃窝头,吃个白面馒头就热潮了。”
在从事动画编剧多年的树树看来,《中国奇谭》的天花板高,平均值一样平常,若是没有把《小妖怪的炎天》放在*集,口碑会大打折扣。国产动画行业的现状也是云云,偶有高分作品,但许多片子存在显著短板,好作品不能延续泛起。而在西欧和日本,作品质量的下限会对照高,这是产业成熟的体现。
在树树看来,过分强调国漫标签,反而是一种不自信的显示。“把《中国奇谭》改成《奇谭》,而且全天下都知道这是中国的《奇谭》,也许国漫就真的崛起了。”树树对雪豹财经社示意。
02 转瞬即逝的“国漫之光”
赖春晖经常跟同伙玩笑,国漫崛起就像做俯卧撑:伏地起身,再伏地再起身,云云频频。“不是一个类型或行业整体的崛起,只是在一些节点泛起了几部作品,击中观众情绪,市场显示就如打了鸡血一样平常。”
2015年暑期档,映前险些没有任何关注度的《大圣归来》划出了一条漂亮的票房曲线:从7月10日首映当天不足10%的排片一起攀升至25%,最终斩获9.54亿元票房。
这部国产动画影戏逆袭背后,是观众对国漫情怀的一次团体宣泄。许多观众成为了“自来水”,自觉当起了“猴子的援军”。
大圣归来,国漫崛起——这是人们想象中的故事走向,但现实一波三折。
承接《大圣归来》打下的市场基础,2016年的《大鱼海棠》备受关注,古典唯美的预告片吊足了观众胃口。但上映后,这部国漫影片口碑南北极分化,有人醉心于无处不在的传统文化元素、水墨风的画面,也有不少人吐槽叙事煽情、故事玛丽苏、情节散乱。
在《大鱼海棠》之后,国漫进入了短暂的幽静期。虽偶有口碑之作,但引发全民关注的作品险些没有,直到3年后,《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魔童降世”)泛起。
谁也没预推测,《魔童降世》以50.35亿元的成就成为2019年的海内票房冠军,位列中国影史第四,大大逾越了被称为迪士尼神作的《疯狂动物城》,豆瓣评分8.4。除了必拿的情怀分,导演饺子也通盘思量了种种因素:观众体验、市场接纳水平、可完成度、预算局限、影片节奏感和情绪脉络。有网友评价,它才是“货真价实的国漫新希望”“国产动画的分水岭”。
又一次,人们以为国漫崛起已成事实,市场却再次趋于清淡。
2020年上映的《姜子牙》虽斩获了16亿元票房,但豆瓣评分只有6.6,剧情仍然是被吐槽的重点。谈论区有人发问:列位对国漫是不是太宽容了?
之后的《封神榜:杨戬》《白蛇2:青蛇劫起》等票房和口碑平平,没有一部作品能够托住《魔童降世》后观众对国漫的期待,国产动画也未能像笑剧片一样成为一种具有招呼力的影戏类型。
90后Aki是资深的二次元用户,童年的国产动画和漫画带给她许多美妙回忆,虽然厥后看外国动漫越来越多,但她希望国漫能翻越日漫和美漫两座大山,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冲着这份“国漫情怀”,每一部国漫影戏,她险些都市拖家带口地去影院支持。
但这么多年下来,无论是影戏、番剧照样短片,能惊艳到Aki的国漫作品险些没有。她一边失望一边继续孝顺票房,只是再也不复昔时的激动和热血。
03 8年还不足以腾飞
过分依赖古典IP、神话题材所引起的审美疲劳问题,是国漫眼下的危急之一。
《大圣归来》大获乐成后,取材自《西游记》《封神榜》《白蛇传》等古典IP的动漫作品越来越多,但剧情模式化和剧本不够扎实也使国漫同质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曾经耳熟能详的传统IP,似乎已经很难确立起与现代观众的情绪链接。
虽然近年来动画手艺和*提高显著,但若何讲一个好故事,仍是横亘在动漫从业者眼前的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
赖春晖对雪豹财经社剖析称,西欧、日本等成熟市场的漫画产业异常蓬勃,为影视化提供了源源不停的IP,许多动画作品确立在乐成的漫画作品基础之上。而中国漫画产业较为微弱,且和动画是两个相对封锁的圈子,产业链仍未买通。因此,取材于古典IP、神话故事是一个平安且难度系数不高的选择,但这也造成了国漫题材的单一。
人才不足,尤其是优异的原创者缺乏是另一个痛点。据灼识咨询2022年8月公布的《中国二次元内容行业白皮书》,停止2022年6月,海内开设动画专业的通俗高校占比仅11.9%,开设动画专业的双一流高校仅0.5%。行业普遍薪酬较低,也难以形成稳固有用的人才供应机制。
与此同时,许多创作者都选择在家凭空捏造,不仅阅历不够,还借鉴了许多日本、西欧动漫作品的叙事方式。“这样的故事跟我们的生涯是脱节的,观众看了没有共识。”赖春晖说。
身处其中的自力动画人更能体会到产业之痛。
动画事情室FLiiiP DESIGN主理人林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从商业市场的角度来看,动画产业虽在改善,但仍然不在一个很好的循环系统内。海内许多动画流程向日式靠拢,接纳压榨底层、堆产能的形式来压低成本。
“中国动画还没有形成产业化,还在作品化、产物化时代。”《深海》制片人易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示意,若是没有焦点的手艺和价值,不能延续产出好作品,即便能拿到投资,做一些能力局限内的作品,但“离那条可延续的路一定越来越远了,危急也越来越近了”。
在易巧看来,产业升级仍然得靠一部部作品积累,这需要时间。
无论是《大圣归来》《魔童降世》,照样《深海》,都是中国动画产业化路上的一颗颗种子。从业者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原创,二是形成自己强烈的小我私人气概,好比迪士尼的童话风、皮克斯的高观点、吉卜力的田园童话和二维审美。
只不外,迪士尼是百年迈店,皮克斯和吉卜力等事情室的生长也历经数十年,通过诸多经典作品铸就了气概与品牌。若是从《大圣归来》最先算起,中国动画真正腾飞也只有8年左右,这对一个产业的形成和完善是远远不够的。
“在日本,《机械猫》的*批读者已经是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现在海内《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批读者也已成年。”树树告诉雪豹财经社,“未来动漫作品的观众基础会越来越好,对于一个产业的生长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