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再被罚,另有救吗?_外盘期货,期货开户
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3-03-16 14:11:00 来源:https://ii-iv.com 阅读次数:
摘要: 01 屈臣氏虚伪宣称92%芦荟胶被罚 幽静已久的屈臣氏再次以不荣耀的事宜登上热搜,新品略财观关注到,屈臣氏由于虚伪宣传被罚。 据多家媒体报道,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湖北















01

屈臣氏虚伪宣称92%芦荟胶被罚

幽静已久的屈臣氏再次以不荣耀的事宜登上热搜,新品略财观关注到,屈臣氏由于虚伪宣传被罚。

据多家媒体报道,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湖北)官网显示,克日,武汉屈臣氏小我私人用品商铺有限公司(下称“武汉屈臣氏”)因违反广告法,遭汉阳区市场羁系局行政处罚。

相关信息显示,经查,武汉屈臣氏在天猫平台屈臣氏官方旗舰店从2021年8月最先宣布“屈臣氏韩国自然乐园纳益其尔芦荟舒缓保湿凝胶清新温顺滋润300mL”广告,使用了“92%芦荟原液因素”“92%芦荟胶”的广告用语。

武汉屈臣氏提供的中文标签证实,产物名中“芦荟”指本品含有因素“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叶汁”,包装图中的“92%芦荟叶汁”92%指含有因素库拉索芦荟叶汁的1号配质料整体添加量为92%,但库拉索芦荟叶汁的现实添加量为0.414%。“92%芦荟原液因素”“92%芦荟胶”的广告用语,与商品因素不符。

此外,武汉屈臣氏使用“补水战痘”“不含防腐剂芦荟胶配方不含防腐剂”“始祖”广告用语,但未提供相关证实质料。

武汉汉阳区市场羁系局以为,武汉屈臣氏违反了广告法,责令其住手宣布虚伪广告,在响应局限内消除影响,并处罚款4263元。

虽然处罚金额不多,但对屈臣氏来说是一件极不荣耀的事情,“年迈”的屈臣氏再现负面声音。

不外,屈臣氏反映很迅速,已经将涉事商品从屈臣氏天猫官方旗舰店下架,客服还示意:现在没有这款产物。

02

屈臣氏没了好日子

武汉屈臣氏被罚的背后,也直接反映出这祖传统美妆连锁巨头在中国市场的谋划现状。

在传统百货零售商超时代,屈臣氏依附港资靠山和李嘉诚商业疆土身份,曾引领海内美妆连锁市场,力压一众竞争对手。

然而进入电商时代和新零售时代后,屈臣氏就逐渐失去昔日荣光,稀奇是在与新一代美妆聚集店和网红美妆聚集店品牌的门店形象对比下,屈臣氏显然像是“上个世纪”的产物。

屈臣氏的市场显示以及在消费者印象中,负面声音越来越多,连连关店、违规被罚、业绩下滑、投诉不停,屈臣氏的谋划现况若何?

首先,屈臣氏在海内市场的门店数目连续削减。

对于线下美妆零售行业来说,线下实体门店不仅是市场网络,更是直接触达消费者,门店数目往往决议谋划实力。

屈臣氏在*时期以每年新开300家门店以上的门店数目推进,屈臣氏2008年在内地只有410家门店,到了2020年突破4000家。

从2020年最先屈臣氏最先削减开店,2022年上半年屈臣氏首次泛起门店数目负增进,稀奇是2022年下半年,屈臣氏在北京市场的门店进入集中调整期,有的店肆到期不续约,有的关店。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屈臣氏门店数目削减了124家。

其次,屈臣氏海内市场营业额连续下滑。

相比门店数目*而言,屈臣氏的业绩*要早几年,早在2016年屈臣氏就首次泛起了营收和利润双双下降,往后几年虽然还在不停增添门店,但谋划业绩显示却不亮眼。

据屈臣氏母公司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宣布的2022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当期屈臣氏中国市场销售额为96.8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83.34亿元),同比下滑17%,取得息税前利润6.2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36亿元),同比下滑60%。

新品略财观以为,根据屈臣氏现在的市场显示来看,预计去年下半年屈臣氏的市场显示远逊色于市场预期,纵然是在2023年,屈臣氏的线下门店市场显示也很难会快速恢复。

第三,屈臣氏负面缠身,负面声音连续不停。

绚烂时刻的屈臣氏是行业的引领者,而现现在屈臣氏可谓是负面缠身,屈臣氏的负面声音近年来从未中止。

这次武汉屈臣氏虚伪宣传产物芦荟胶被罚,并不是*次,近年来天下多地的屈臣氏都曾被市场羁系机构处罚,好比2022年6月,屈臣氏固安的一家门店因销售商品存在诓骗行为被当地市场羁系机构罚款,2021年广州、上海的市场羁系机构对屈臣氏门店举行过处罚。

虽然每次屈臣氏被罚的金额不大,涉及产物虚伪宣传,销售过时产物等,但只要每多一次负面,屈臣氏的品牌信誉就会降低一次。

03

屈臣氏到底被谁甩掉?

屈臣氏在现在的美妆行业中,显然早已经没有昔日荣光。

那么,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值得思索,那就是屈臣氏到底被谁甩掉了?

在新品略财旁观来,屈臣氏不仅被这届年轻人甩掉,同时屈臣氏更像是自己在甩掉自己。

先说,年轻人甩掉屈臣氏,这已经不是一个什么新鲜话题了,险些每隔一段时间,屈臣氏被年轻人甩掉的类似话题都市泛起,甚至是成为行业常态化话题。

年轻人是美妆产物消费主力军,在新品略财观的印象中,70、80后消费者是屈臣氏的消费主力军,随着电商时代到来,厥后加速进入移动电商时代,年轻人都去网购了,谁还会去屈臣氏。

固然线下美妆店并没有消逝,反而是海内以调色师、WOW COLOUR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美妆聚集店更能吸引年轻人。

这些新一代美妆聚集店性价比高、品类厚实、门店设计更年轻化、地理位置好,多在购物中央。市场数据显示,新式美妆聚集店的年轻人客户数目,要远高于传统美妆聚集店的数目。

屈臣氏已往的品牌优势和供应链优势在新零售时代的竞争力日渐下降,稀奇是屈臣氏的伙计导购模式,在传统零售时代是一把杀手锏,但在现在的年轻人看来,进店后导购的推荐模式,异常让人不愉快,甚至是排挤。

新品略财观关注到,在现在的屈臣氏门店里,似乎伙计的数目会多于主顾的数目。

不外,更为主要的是,不仅年轻人甩掉了屈臣氏,现在的屈臣氏似乎更像是自己在甩掉自己。

中国美妆市场竞争猛烈,新式美妆聚集店和传统美妆聚集店竞争更是一年比一年猛烈,而屈臣氏作为传统美妆连锁巨头受到的竞争压力。

若是要站在企业谋划角度来看,早在2014年3月,李嘉诚突然将屈臣氏24.95%的股权出售给新加坡国家主权基金淡马锡,仅卖了440亿港元,大幅低于市场预期。

一位曾在屈臣氏事情的同伙向新品略财观示意,屈臣氏总部近年来一直在调整和缩短在中海内地市场营业,以是才泛起了门店负增进的情形和关店。

面临谋划逆境,屈臣氏也起劲举行营业调整,好比发力线上营业,进军电商,与美团、京东等电商平台互助,开展线上下单、门店自提或者是1小时闪电送服务。

屈臣氏也试图创新线下门店谋划模式,在2018年推出了Colorlab彩妆看法店,屈臣氏药店、高端护肤体验店Liberte,只是在短期内给屈臣氏带来了亮点和业绩提振效果,并没有持久下去。

屈臣氏被年轻人甩掉,也没有留住老客户,只管屈臣氏很起劲地求变,但屈臣氏给市场和消费者的印象照样老样子。

事实对消费者而言,线下实体门店购物体验是最直观的感受,现现在的屈臣氏无论是店面设计、产物陈列、产物品类,另有导购模式、门店导购员的形象和服务态度,一切都照样老样子。

难怪有网友曾这样谈论屈臣氏:屈臣氏照样谁人屈臣氏,只是主顾的需求变了。

04

屈臣氏,另有救吗?

新零售时代的各行各业都在加速更新迭代,每一个玩家都要快速顺应这种不停转变的市场环境。

屈臣氏曾示意新的定位为线上线下保健及美妆产物零售商,触网多年,但线上业绩显示远不及预期。

据易观千帆数据,屈臣氏APP自2017年上线以来,活跃人数在2017年12月到达历史峰值78.75万,但自2018年以来,数据便一起下滑。

屈臣氏线上营业早就转移到了微信小程序,反而不重视自己公司重金开发的APP,不外屈臣氏微信小程序的受迎接水平也并不高,据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屈臣氏官方云店没有进入前20名。

线上营业转型不及预期,屈臣氏线下营业更是走下坡路,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那么,屈臣氏,另有救吗?

先从行业市场远景来看,美妆未来是一个万亿级规模的大市场。

据Euromonitor数据,2015-2020年中国护肤品、化妆品的市场规模出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2020年中国已成为天下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天下*大化妆品消费市场,达万亿规模。

未来万亿级规模的美妆大市场,屈臣氏依然会是一个玩家,面临值得捉住的市场时机。

但在新品略财旁观来,屈臣氏唯有加速求变和蜕变,才气跟得上美妆消费时代的转变。

一是瘦身,屈臣氏首先要做瘦身。

有跨越4000家门店的屈臣氏,在传统零售时代,市场网络和门店数目是优势,在新零售时代,门店数目并不是*的权衡尺度,重大的线下门店反而拖累了屈臣氏生长。

门店越多意味着成本越高,若是一家门店营收不足以支持运营,屈臣氏就应该绝不犹豫地关闭,降本增效不再是互联网大厂的专属,也同样适用于传统零售行业。

二是蜕变,屈臣氏必须要再造一个“新屈臣氏”。

若是说求变只是创新,而屈臣氏需要的是完全蜕变,必须要再造一个“新屈臣氏”。

虽然屈臣氏已经触网,最先举行线下门店的创新,但这些都做得不够彻底,屈臣氏应该从战略层面、谋划层面,再到一线市场层面举行周全蜕变。

屈臣氏要加速举行门店全新升级,加速年轻化转型,开启年轻化谋划模式,甚至要约请年轻导购员,甩掉传统导购基因,加速蜕变自己。

现在的屈臣氏犹如一只大象,正在艰难转身,大象要想舞蹈,就必须要履历痛苦,纵然再不容易,屈臣氏也必须要转型。

若是屈臣氏还一直走传统连锁零售的老路,不求蜕变,那么屈臣氏未来只会被更多消费者甩掉。

你以为,屈臣氏另有救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