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锅上」的德国半导体_外盘期货,期货开户
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3-03-21 11:14:00 来源:https://ii-iv.com 阅读次数:
摘要: 最近一个星期,德国半导体产业传来几条欠好的新闻,先是英特尔称位于德国马格德堡的芯片厂由于成本问题不得不推迟,需要德国政府更多的津贴;随后又传来台积电的德国工厂可能

最近一个星期,德国半导体产业传来几条欠好的新闻,先是英特尔称位于德国马格德堡的芯片厂由于成本问题不得不推迟,需要德国政府更多的津贴;随后又传来台积电的德国工厂可能会被新加坡的政策“截胡”。

德国半导体产业从原来引入两家大厂的风景无限,陷入了渺茫。

德国是欧洲半导体产业的心脏,位居天下*半导体生产地之列。德国在整个价值链中拥有天下*的质料、组件和装备的装备制造商和供应商。德国原设计破费高达 500 亿欧元来确保德国作为主要半导体生产地的职位,然而现在德国的雄“芯”壮志,还能否实现?

01 德国为何下血本生长半导体?

在讨论德国半导体的未来之前,不妨先领会一下德国为何云云迫切地生长本国半导体。

德国是传统的汽车制造强国,汽车行业是德国*的工业部门,2020 年的营业额为 3793 亿欧元。只管疫情导致年营业额下降了 13%,但它仍然是德国最壮大、最受出口驱动的行业——出口量近 2430 亿欧元。创新是重中之重——55.3% 的公司在已往三年中向市场推出了创新产物。德国汽车公司占全球汽车行业研发投资的三分之一左右。

生长半导体一方面要辅助德国的汽车产业解决供应链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让德国的汽车公司不被新能源汽车带来的行业洗牌镌汰。

供应链方面,缺芯导致的供应链危急让德国汽车产量大幅下降,德国汽车研究中央的数据称,2021年,德国汽车年产量仅有285万辆,与2017年相比下降了50%,这是自1974年石油危急以来,德国汽车生产的*谷。相对于其他国家,德国汽车制造业受影响更大。由于德国的用工和用电成本加倍高昂,2023年2月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对汽配企业和中小车企举行的一项考察显示,德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停下降,产业政策显示不佳,约九成受访企业以为德国在能源成本、劳动力和税收肩负方面没有国际竞争力,*的问题是电力和自然气价钱过高。

2022年10月欧洲发作能源危急,让汽车行业的成本再次飙升。若是不能保证供应链,在成本巨高不下的靠山下,对于跨国企业来说,就要思量削减其在德国的产量,并转移到其它国家,好比欧宝的母公司Stellantis团体就已经将欧宝Grandland的生产从德国转移到了法国。

面临新能源汽车的时机方面,2022年,欧盟宣布2035年制止在欧盟境内销售燃油汽车。这意味着汽车行业一定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德国若是想保证在汽车行业不被镌汰,必须要捉住新能源汽车的生长时机。这是德国希望鼎力生长本国鼎力生长半导体产业的最主要考量之一。

除了汽车行业,半导体在工业领域越来越高的主要性,也加剧了德国生长半导体的紧迫性。微电子和微系统是德国工业 4.0 项目的焦点,该项目旨在将德国打造成综合性行业*市场和供应商。作为工业自动化的要害推动因素,电子产物和传感器有助于将生产系统和产物转变为信息物理系统 (CPS)。嵌入式系统生产手艺和智能化生产流程展示了基于ICT的*的集成方式,使垂直集成和网络化制造成为现实。

作为工业强国,生长半导体已经迫在眉捷。

02 谈谈德国的半导体优势

从产业链来看,多年来的积累让德国半导体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凭证Lusha的数据,德国拥有半导体公司约142家,其中包罗英飞凌、博世等IDM大厂,尚有晶圆代工厂X-fab、EDAIP供应商西门子EDA、沉积装备制造商Aixtron、硅晶圆制造商Siltronic、VCSEL*通快、电子气体厂商林德气体、光学零部件厂商卡尔蔡司等全球着名企业。

从上游来看,德国有着一定的话语权。外界都知道ASML对于半导体产业链的主要性,而德国拥有一家对于ASML极其主要的公司,卡尔蔡司。ASML与卡尔蔡司相助跨越三十多年。卡尔蔡司是ASML透镜,反射镜,照明器,网络器和其他要害光学元件(即光学元件)的*供应商。ASML与卡尔蔡司成了*协议,若是卡尔蔡司无法维持和提高生产水平,ASML可能无法推行订单。

在ASML宣布将对新的光刻机举行限制后,荷兰商业大臣利斯耶施莱内马赫示意,荷兰迅速与德国睁开了讨论,卡尔蔡司是其中要害之一。这意味着,至少在德国建半导体制造厂,买到光刻机不会是难事。

汽车制造及工业的市场也让半导体公司不愁客户,2022年英飞凌的收入为142.2亿欧元,其中汽车营业的收入为65.2亿欧元,这也是一个异常高的数字,现在汽车营业的占比为45%。德国的市场已经孕育出英飞凌这样的公司,对于越来越看重汽车半导体的公司们,自然也具备一定的吸引力。究竟英飞凌已经构建了一个完整成熟的生态链,这意味着德国拥有一定的半导体基因。

上下游都有实力,这让德国有信心去生长自己的半导体产业。那么,德国又是怎么陷入骑虎难下的田地的呢?

03 骑虎难下的德国半导体

设立了生长目的,德国政府也拿出了诚意。2021年年底,德国工业团结会(BDI)在一份题为“关于半导体的5个要害点”态度文件中呼吁欧盟制订欧洲半导体战略,以便政府和工业企业能够在冲突和危急情形下保持行动力。

通过烧钱,德国政府努力引入跨国半导体大厂。德国目的是成为欧洲*的半导体生产国。

今年3月,为了推动英特尔在德国的投资建厂项目,德国政府频频游说,还开出了不少具有诱惑力的津贴条件。一位来自德国政府的新闻人士称,德国为英特尔提供的资金支持到达几十亿欧元。然而,英特尔却以为“钱不够”。知情人士透露,英特尔最初预估德国专案将破费170亿欧元,但现在预计将破费300亿欧元。与大部门透过欧盟芯片法获得政府津贴的专案一样,英特尔预计这个专案可获得约40%津贴。

不止英特尔的引进受阻,台积电的引入也并不顺遂。据报道,台积电正在放慢其在德国的新晶圆厂项目,现在德国新厂虽已完成场勘评估且劈头有政府及车用客户的订单相助准许,但至今仍未完全敲定。由于欧盟、德国财政吃紧与多项相关津贴案倾轧,加上欧洲建置成本高昂,此相助建厂设计已显著放缓。与此同时,据业内新闻人士透露,新加坡政府正通过提供大量激励和津贴,新加坡政府可能提供大量津贴,例如免费土地、水和电,以及税收减免和足够的人力,以说服台积电将 12 英寸晶圆厂落户新加坡。对此,台积电示意,仍在与客户和相助同伴一起评估在欧洲建厂的可行性。该代工厂还示意,不清扫向其他区域扩张的可能性,但现在没有这样做的设计。

随着美国对半导体限制的加紧,德国半导体公司最先不得不为本国半导体发愁。花了大价钱吸引外洋半导体但缺堵住了本土半导体公司,德国半导体似乎陷入了一场圈套。德海内部有许多矛盾的说法,德国政府试图加入美国阵营,在2022年终阻止了两起中国企业对德国芯片企业的收购案。但许多德国企业来说,与中国关系的恶化百害而无一益。德国前五大企业约有三到四玉成团体营收来自中国市场,包罗民众、飞跃、宝马等,都是德国、甚至欧洲投资中国最主要的企业之一。若是德国对跟中国经贸往来态度泛起摇晃,最直接的影响会展现在德国企业身上而非美国半导体企业。

德国媒体对ASML出口受限点评道,“若是未来阿斯麦的销量因在中国的营业缩短而削减,那么蔡司和通快也会受到影响。”这样的例子尚有许多:英飞凌是德国*的半导体制造商,最近在中国营业中完成了38%的销售额,而该制造商可能会受到美国芯片行业制裁的影响;民众汽车正在中国推动电动汽车的开发和生产,完成了其团体销售额的37%,而这依赖于运转优越的半导体市场,德国似乎正在花钱辅助美国生长半导体企业。

无论德国若何奔走,现实就是欧洲众厂制程手艺仍在28纳米以上。英特尔、台积电延续延后建厂,德国半导体先进制造实力难如预期拉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