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重回第一,百度中年危急_香港期货,国际黄金
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3-03-22 08:25:00 来源:https://ii-iv.com 阅读次数:
摘要: 01 最近几个月,ChatGPT引爆了新一轮的AI浪潮,不仅业界狂欢,民众也夹杂着伟大的好奇、惊喜与不安关注着。 天下永远需要缔造出新故事,去年我们还处于一种破灭和气忿的虚无主义时

01

最近几个月,ChatGPT引爆了新一轮的AI浪潮,不仅业界狂欢,民众也夹杂着伟大的好奇、惊喜与不安关注着。

天下永远需要缔造出新故事,去年我们还处于一种破灭和气忿的虚无主义时期,人们对旧故事逐渐失去信心,一转眼,一个新故事的画卷已掀开一角。

只不外,这个刚写了个序章的新故事带给人类的挑战比之前的蒸汽机、铁路、电力、互联网都大得多,对人类现有社会、经济生长模式和主义、信仰等意识形态的冲撞可想而知。

拿以前的教训来说,尤瓦尔·赫拉利在《今日简史》中提到,19世纪工业革命后,那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模式都无法应对相关的新情形和新问题,无论是封建主义、君主制照样传统宗教都不适合治理工业多数市、几百万背井离乡的工人,并面临现代经济不停转变的本质。

于是,人类开发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模式——自由民主国家、专制政权、法西斯政权,再用跨越一个世纪的凄惨战争和革命来测试这些模式,去芜存菁,以找出并实践*解决方案。狄更斯笔下的煤矿童工、*次天下大战和1932—1933年的乌克兰大饥荒等,都只是人类支出昂贵学费的一小部门。

因此,怎么在享受科技提高盈利的同时尽可能削减人工智能带来的损坏性袭击,将其纳入到人类全新而合理的叙事之中,是接下来人类需要时刻思索的大问题之一。

02

推悦耳工智能汹涌而来的科技企业不是头脑家,也无法回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怎么重塑人类社会及其自身的疑心,即便回覆,也是简朴粗暴——OpenAI首创人之一彼得·蒂尔几年前就曾说,加密手艺是自由主义,AI是共产主义。科技企业一直坚信“能让天下变得更美妙”,他们能做的就是加紧入局和举行产物迭代,争取下一轮科技竞争的潮头。

OpenAI推出的ChatGPT大模子GPT3.5上线两个月狂吸1亿粉丝,不久GPT4又宣布,它能与人正常对话,能看懂图,输出和推理能力更壮大,让人们发生了对事情可能被取代的恐慌,事关饭碗,就彻底无法再对人工智能冷眼旁观。

面临ChatGPT的壮大攻势,一度占有互联网AI半壁山河的谷歌急急迎战,效果不佳,没引起太多关注。

顶着*的压力,2017年就宣布“All in AI”的百度上周四宣布了大语言模子“文心一言”,略显主要的李彦宏、没有显著亮点的产物、只看重“市场需求”而着急入场的姿态,都使这场宣布会让人有些失望,所幸文心一言背后有百度多年的深耕和手艺能力兜底,总体来看还算及格。

虽然李彦宏在宣布会上强调“放眼全球大厂,百度是*个做出来并真正宣布出来的”,但很显著,这波AI商业化产物浪潮中,全球大厂的*的赢家是“自己没做出来”却重资压注OpenAI的微软。

ChatGPT大火之后,微软迅速放出大招,宣布嵌入ChatGPT的新版搜索引擎Bing(必应)和浏览器Edge,并开启内测,市值一夜就涨了800亿美元。

ChatGPT-4出来后,微软又王炸宣布Microsoft 365 Copilot,真正把手艺转换成生产力,一夜之间在中外互联网刷屏。

这家近48岁的企业曾一度被以为错过了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从My Space、MSN、搜索到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四大战线基本周全溃败,眼看着苹果、Facebook、谷歌等一众巨头崛起,虽然它还能靠收软件特许费和“打补丁”挣不少钱,充满铜臭味,却越来越让对手感应不能怕,“微软已死”的说法更是广为撒播,凯文·凯利更是绝不虚心地断言:

“微软会成为*个消逝的IT巨头。”

很神奇,若是把百度放到上面的句式里,也险些符条约样的逻辑。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在PC时代修建起*流量入口的百度搜索、百度贴吧、百度百科失去了昔日的荣光,百度在社交、电商、短视频、外卖、O2O等领域的实验险些溃败,创新乏力,主要靠着广告营业维持着规模不小的营收。

百度也让对手越来越感应不畏惧,王兴曾在饭否上示意:

“为什么媒体还没有普遍使用HAT(Huawei, Ali,Tencent)这样的称谓取代BAT?”

连搜狗CEO王小川也曾公然示意百度每年都换一个新战略,搜狗不以为百度有什么好怕的。

这样看来,微软与百度,有着极其相同的遭遇,都是炸裂式开局,划分引领了所在国的互联网时代,之后又因错过一个时代而走下坡路,被厥后者纷纷赶超。

所差其余是,现在微软已再次攀上*,即便没有这次AI浪潮的助推,微软早已在2019年跻身万亿美元市值,还曾一度跨越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现在市值又突破了2万亿美元,与苹果一块“一览众山小”。

百度呢?虽然搭上了AI的快车,但能否重回*照样个大大的问号。

当初异常相似的处境,当下颇有差距的效果,不禁让我们仔细审阅微软和百度这两家公司。

03

率领微软“重生”的是现年55岁的CEO萨提亚·纳德拉,李彦宏54岁,他们还都是天蝎座。

仔细对比就会发现,岂论履历照样性格,纳德拉和李彦宏都有许多相同之处,纳德拉的家乡印度海得拉巴盛产金刚石,而李厂长的家乡是“煤海”山西,他们都在20多岁的年数去美利坚学盘算机,之后被硅谷文化深度熏陶,有着怪异的工程师气质。

两人性格也都偏内向,理性又温顺,规礼貌矩,在公然场合讲话有时甚至会主要、怯场。

所差其余是,李彦宏的过往充满了“伶俐与幸运”,从小就学习好,写的作文还经常被先生拿来当范文读,中考全校第二,高考全市*,进北大,后出国,在外洋感受到了互联网的气力后回国确立百度,2年后百度就成了全球第二大自力搜索引擎,又过了4年,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股价飞涨,引来全天下关注,百度、李彦宏划分成为中国互联网新势力和青年才俊的代表。

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李厂长轻描淡写地说:“当今纳斯达克最热的两个名词,一是‘中国’,二是‘搜索’,百度凑巧都搭上了边儿。”他的幸运背后,有自身的伶俐、起劲,另有隆隆飞滚过来的历史巨轮。

这些履历让李彦宏每次都以近乎*、优异的形象泛起,此前百度年会上他要么身披黄金战甲玩架子鼓,要么扮成王子归来、佐罗等英雄形象,引来无数欢呼,他是百度的灵魂式人物。

而翻看纳德拉的发展履历,写满了“通俗与崎岖”,读着平庸的中学、平庸的大学,接受微软CEO之前的22年里都过得相当低调,以至于我们基本找不到纳德拉那时期的什么资料。

纳德拉接受微软前,媒体和偕行对下一任CEO的人选做了许多料想,连被称为“只手摧毁诺基亚”的前诺基亚CEO史蒂芬·埃洛普都被思量在内了,就是没想到是纳德拉,他的上位让许多人颇感意外。

纳德拉的*个孩子扎因是早产儿,一生出来就被见告会是终身残疾,那时纳德拉正在微软大展宏图,有着人生的一切美妙憧憬,从印度海德拉巴一起走来,他*次体会到了极端的沮丧,甚至萌发了“这不公正”的情绪。

后在妻子的辅助下,他跟自己息争了,“同情孩子的魔难”与“给我添了穷苦”不再对立,纳德拉将之明白为“若是我是这个魔难的孩子,一定会期待通过他人的辅助,获得更好的生涯”。

去年,扎因不幸去世。

纳德拉的女儿塔拉患有学习障碍,不得不就读于加拿大温哥华的一所特殊学校,他跟妻子经常往返于西雅图和温哥华,充满着奔忙,接纳着无常。

这些履历成为纳德拉变化微软时一直强调的焦点要害词“同理心”的泉源。他以为,普遍存在的逆境会让人发生普遍的同理心,同理心对于解决任何地方的问题都至关主要,无论是微软的问题照样家中的问题,无论美国海内的问题照样全球性的问题。

2014年,纳德拉早年任CEO史蒂夫·鲍尔默手上接过来的微软重大而虚弱。

鲍尔默是比尔·盖茨的大学同砚,两人极其伶俐,都喜欢数学、科学以及拿破仑。他们相互卷,种种数学竞赛的冠亚军基本就是被他俩拿了,盖茨厥后辍学创业,约请鲍尔默来搞商务,已经考上斯坦福的他立即决议推迟入学加入盖茨的团队。

除了是天下第十豪富豪,鲍尔默现在另有一个异常引人关注的身份:NBA快船队老板。

鲍尔默性格异常鲜明,像雷电一样亢奋,主要的事情都要高声说三遍,一站上演讲台就有岩浆发作般的汹涌活力,他是一个异常牛逼的销售。

比尔·盖茨是微软的灵魂级人物,占有天下首富位置许多年,以至于现在提到天下首富,许多人潜意识里仍然会浮现出“比尔·盖茨”这个名字,他在2000年推荐鲍尔默当了微软CEO,鲍尔默将盖茨时代的优势施展到了*,用10多年时间将公司营收增进三倍,利润翻了一番。

微软还在不停挣大钱,但却越来越不让人看好。媒体、研究机构和偕行都以为它已经进入了*性衰退期——它在已开启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险些无所作为。

以前微软在PC端的两大产物,一个是占有市场份额80%以上的Windows操作系统,另一个是市占率90%以上的Office软件。

但到了移动端,是苹果iOS和谷歌安卓的天下,搜索和在线广告收入连续增进,亚马逊悄悄搞出了云盘算(AWS),随着PC出货量下跌,手机出货量节节攀升,趋势已经很显著了。

资源市场的反映解释晰一切,微软市值一起缩水,不及2000年盖茨卸任CEO时的一半。

美国著名投资人戴维斯提出的一种“双杀效应”,是说若是一个企业失去优势,

不再是发展股,市盈率就会变低,而失去订价权之后,利润也会降低,也就是说“利润×市盈率”决议了市值,两个参数都降低,就会被“双杀”。

已退休的前美团2号人物王慧文则提出企业遭到“双杀”之后,优异员工就会脱离,导致产物体验下降,进而导致用户体验下降,用户不爽,黑这家企业就成了政治准确,不管这家企业做得对纰谬,这是第四“杀”,由此发生“王慧文四杀”。

鲍尔默曾试图用疯狂追赶进入另一个时代,他豪掷72亿美元并购诺基亚的手机营业,把Windows系统植入诺基亚手机来抗衡iOS和安卓。然而,天下上不需要第三个手机生态系统。

鲍尔默陷入到伟大的自我嫌疑,那段时间,他不停问自己的助手:

“我们事实应该瞄准那里?”

险些同时,在大洋彼岸,百度深陷血友吧、魏则西等一系列事宜中,李彦宏天天都市意里发慌:

“我是不是真的完蛋了。”

两家重量级大厂的掌舵者在面临即将讲完的旧故事和讲不出的新故事时,都显示得茫然无措。

所差其余是,2013年下半年,鲍尔默决议退休,勉力支持继任者纳德拉举行公司的组织变化;同年,李彦宏决议进军O2O,要砸200亿元到O2O。

04

纳德拉之以是能继任,很主要的缘故原由是他之前啃下了两块硬骨头:

2008年的一天,老板鲍尔默让他认真开发在线搜索和广告营业,即厥后的必应(Bing),确立Windows和Office之外的竞争力,还“威胁”他:

“你可要想好了,这可能是你在微软的最后一份事情,若是失败了,那可没有下降伞,你可能会和它一起坠毁。”

这是谷歌的地皮,但没有任何2C履历的纳德拉把这件事做成了,微软的搜索营业每年利润高达数十亿美元,还把整个硅谷全力招揽的人才陆奇请了过来。

厥后老板又让他去接手公司刚刚起步的云营业,这个领域的*是亚马逊,那时年收入已经能到达数十亿美元。

微软的云营业属于服务器与工具事业部(STB),Windows服务器、SQL Server等就在这个部门,从收入来看,是微软内仅次于Windows和Office的第三大部门。

既然这么挣钱,谁还费劲去搞这样一个被称作“云”的鬼器械呢?这个部门也给人这样一种感受,他们在赚大钱,对“云”不屑一顾。

这种情形下,纳德拉没有从搜索营业带来一个旧部,用他的“同理心”去跟STB的人一个个谈,跟他们聊现有营业的触顶,云盘算的远景,怎么围绕云盘算去开展战略等,不停推拉撕扯后,终于杀青共识。

于是,让人惊讶的一幕泛起了:STB将重点从规模重大的、收入可支付所有人薪水的服务器和工具营业,转向微不足道的、险些没有任何收入的云营业。

这是两块从微软传统优势之外长出来的营业,小闭环测试的乐成成为纳德拉日后鼎力推进的基础。

纳德拉成为CEO后,更是在“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战略中突出云的职位:

武断砍掉没有优势甚至已成负累的营业板块,出售诺基亚营业;

将资金(全球各地建数据中央)、人力等所有“弹药”集中于此;

铺设云场景,262亿美金收购LinkedIn,将海量商业用户引向云;

组织架构上理顺关系,Windows优先级下降,把云升至*;

2015财年,微软的云收入不外80亿美元,到了2017财年飙升至189亿美元。现在微软成为在规模上和亚马逊平起平坐的云服务提供商。

能让微软死去活来,绝不仅仅是由于纳德拉赌对了云盘算、这次又赌对了AI崛起,对于一个巨头的掌舵者来说,有掌握行业事态的眼力只是表象,更深条理的照样心力。

从“道术数器”四个维度来说,云盘算、短视频、O2O、搜索等等都只是一个载体和工具,是“器”的层面;

“术”实在就是技巧,好比字节跳动把算法用在短视频上;

“法”是做事情的路径,好比产物的定位、中短期目的、实现方式;

最难的就是“道”的层面,直接触及灵魂,掌舵者的精神内核投射在整个组织上。

微软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岂非仅仅由于没有在移动端做出来几款耀眼的产物吗?

固然不是,这只是“器”的层面。

纳德拉刚就职时就提出要“重新发现微软的灵魂”,从“道”的层面入手。

固然这也有赖于微软一代目和二代目两位大佬的包容和支持,遇到那种多疑的前老板可能会想:你是以为我干得不行喽?

纳德拉说:

“我说的不是宗教意义上的灵魂,而是一种最自然的、流露心里的声音。我们必须回覆一个问题,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我们为什么而存在?”

早在1976年,比尔·盖茨为微软制订的使命是让每个家庭、每张办公桌上都有一台小我私人盘算机。

这是那时微软的灵魂,全公司都周详地围绕这个使运气转,Office的销售捆绑在Windows系统上,而Windows系统只能够安装在PC上,组成了自然的一切。

然而,有一天,这个目的实现了,电脑卖不动了,甚至还下滑,微软并没有新的探索和创新,公司的主要资源依然是围绕Windows和Office运转,人人都在Windows上死磕,内卷,人人相互争抢资源,矛盾加深。

纳德拉印象很深的就是一位漫画师在2011年画的一组美国各大科技公司的组织结构图,在这幅图里,亚马逊品级森严但有序;谷歌主体结构清晰,但产物和部门之间相互交织杂乱;Facebook架构涣散,就像一张散开的网络;苹果一小我私人说了算;重大的甲骨文,法务部比工程部门显得更主要。

而微软,内部山头林立,山大王们相互“持枪僵持”。

纳德拉最先为微软重新寻找使命和驱动力,他经常问的是“若是微软消逝了,这个天下会失去什么?”

换言之,微软只是个卖盘算机和软件产物的吗?若是是这样,那微软消逝,大可以有其他竞品补位。若是是辅助其他人做事、做成事、更有用率地做事呢?

小我私人的魔难遭遇、辅助患病后裔发展的履历、在微软20多年的所见所思、触及到灵魂的思索,让纳德拉把微软的新使命定位在“赋能”和“辅助”,微软的灵魂酿成了“全球每一人、每一个组织,辅助他们成就特殊。”

围绕着这个灵魂,纳德拉提出以下三概略点:

*,必须重塑生产力和营业流程。微软渴求协助所有人提高生产力,无论他们身在那边,也无论使用何种装备。

第二,构建智能云平台,辅助初创公司、小企业和大公司提升智能运算。

第三,缔造个性化的盘算机,可举行跨装备无缝衔接。

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微软,又换了种姿态杀了回来,他不在移动端系统和APP上卷,而是定位于“提升用户的移动体验”。

说白了,云、跨装备盘算机、营业流程等的优化,都是辅助人们更好去“移动”的。

此外,他在照顾儿子历程中读到的一本书《终身发展:重新界说乐成的头脑模式》,内里提到的“整个天下分为学习者和非学习者两种人,固化型头脑会限制你的生长,发展型头脑则会推动你不停前进”让他大受启发,“发展型头脑”成为微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门,终止了微软内部的斗争文化。

由此,微软发生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刷新。

好比破除了员工排名制度,把“你对别人事情的孝顺率”作为员工审核的焦点指标,让公司从各部门各自为战到周全协同互助,同时也让治理者更严酷审阅自身存在的问题;

以前Office 应用软件只能在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PC上运行,不能在手机运行,也不能在线使用,既然新使命是希望协助所有人提高生产力,所有联网装备都最先运行微软产物;

原来只靠销售版权为生的Office产物,乐成转型升级成Office 365,盈利方式也从收取版权费转酿成向用户收取订阅用度;

......

以前阻碍微软卖软件的苹果、Linux、SUN等都是微软的敌人,厥后微软能跟他们一起协同,原来的竞争对手所有酿成了战略互助同伴。

投资Open AI,也是微软重资押注新手艺和开放心态的反映,2019年微软就对OpenAI举行了10亿美元的投资,并允许其使用微软的云服务器运行模子。

模子训练异常烧钱,OpenAI每年在微软云服务器上模子训练花的7000万美元,

都由微软买单。这不是一样平常企业能有的财力和心态。

从自己的精神内核出发,选择以“道”的层面而不是低维度去拯救微软,让这家企业从文化最先中兴,是纳德拉能刷新微软的要害。

05

2019年4月,微软市值首次突破万亿美元。这一年,百度也给自己“动刀”,启动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变化。

两年前,被称为“硅谷最有势力华人”的陆奇脱离微软加入百度,那时百度股价连续下跌,被狠狠甩出了“千亿俱乐部”。

陆奇的到来,大有一番推动百度举行组织变化的气焰,2017年的AI开发者大会舞台上,陆奇坚定地喊出:“All in AI!”他根据使命、主航道、护城河三个要素划出四个象限,和AI相关的营业被归为主航道 非要害使命,要害使命 主航道的定位给了移动搜索、feed流和手机。

他通过对职员的大调动和营业梳理,让百度聚焦到“夯实移动基础,决胜AI时代”两条主线上来。可以说,至今百度依然沿着这一战略前进。

陆奇的一系列改造行动提振了百度员工士气,百度市值从不到500亿美元,最高打破了900亿美元。

然而,这轮改造仅仅维持了486天,以陆奇毫无征兆地离去了结。

2019年百度首次泛起自2005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和年度净利润亏损,百度发动了自确立以来最彻底的组织变化:鼎力提升内部新人,引进外部优异人才,并启动干部轮岗制度。

但直到现在,百度在移动生态和AI两个主航道依然看不到“杀手级”的优势,更多像是在追赶。

可以说,无论是陆奇短暂的改造照样后面的不停修补,百度似乎都没有发生那种从上到下刷新式的变化,也没有看到“若是百度消逝了,这个天下会失去什么?”的灵魂式发问。

李彦宏身上集齐了微软历经三任CEO的定位,他是企业的“灵魂式人物”,也是率领企业挣大钱的商人,同时还要引领企业的刷新和变化,身兼这么多角色,难免会被差异阶段的认知所困扰,充当一个变化者,是瞻前顾后的,除非能真正抛下过往的自己。

陆奇曾说,任何组织跟人一样,都是有肌肉影象的。若是是一个几万人的组织,肌肉影象就会更深,可以说是根深蒂固。

以是能真正完成组织刷新实在异常难,谋划企业自己就面临着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效率温顺应能力。

许多人可能不明白,以为效率高了顺应能力不就强了?实在两者是相悖的。

详细说来,一家企业必须提高效率才气顺应此时此地的环境,才气生计和生长;然则它的效率越高、对此时此地环境的顺应越好,它对未来环境转变的顺应能力就越差,它的耐久顺应能力也就越差。

好比,同样有忧患意识,我的解决方式是提高效率,什么赚钱做什么,提高现金流,不沾边的不做;你的解决方式可能是,开拓第二曲线,加大研发力度,探索未知。

两者相悖,一个少花钱,一个花钱许多。但都是想化解未来的不确定性。

以是在效率温顺应能力之间怎么选,实在很难,一不小心由于着迷已往就错过一个时代,一不小心又由于瞎折腾错过一个时代。

只能说,企业需要铸造两种能力,一种是“死不了”的韧性,怎么被打都不下牌桌,另一种是革自己命的基因,有了这两种能力,颓丧的企业也可能会获得重生,微软、IBM都是很好的例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