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一语成谶。
依附知识带货打出一片天后,东方甄选的知识含量正在肉眼可见识削减。
今年1月,有粉丝在网络上问,“怎么东方甄选直播间不教英语了呢?”
不少粉丝注重到,相比去年,现在的东方甄选不仅双语教学少了,主播们的小作文也少了,小白板泛起的频率在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主播对产物配料表、产地、价钱以及做法和服法的先容,直播间甚至成了吃播现场。
字母榜(ID: wujicaijing)注重到,东方甄选直播间并非没有了知识分享,但相较于此前,知识分享和产物解说平衡多了。
好比,主播先容东方甄选自营虾时,不仅会讲虾的产地,还会先容虾的多种服法,“可以蒸煮煎炸,可以做海鲜汤、粉丝蒜蓉虾,椒盐大虾,白水煮虾,艇仔粥”。
又好比,解说洗衣液的时刻,主播仍然会说洗衣液的原理,然则不会在相关科学知识上破费太多时间,而是一句话带过,更详细展示产物的资质证书,以及产物的详细信息。
东方甄选的一位粉丝也在社交平台揭晓了类似看法。她从去年6月就最先随着东方甄选直播间学英语,“恨不得截屏做条记”。到了10月份,她发现,东方甄选直播间列位先生最初火爆的标签“双语带货”已经逐步变得少见,听一场直播,从时间角度的性价比越来越低。
东方甄选去年6月刚刚爆红时,简直以高密度的知识含量出圈。直播间的双语直播和授课式直播成为特色,董宇辉一句“阿拉斯加的鳕鱼”和“南太平洋的海鸥”就吸引了数十万人涌进直播间。其他主播如YOYO、顿顿以及七七等,也都各具才艺,有人会念诗,有人教英语,另有人解说物理知识点,小白板也是直播间必备道具。
时至今日,相较于大多数直播间,东方甄选仍然是“有文化”的直播间,与“OMG,买它买它”“321上链接”的叫卖区别显著。但东方甄选的主播们最先加大带货力度,风花雪月显著削减了。
去年,东方甄选刚刚腾飞时,罗永浩曾揭晓谈论,以为直播间讲内容是一股歪风。在他看来,在直播间扯淡15分钟,场观也许很高,但总收入可能不如3分钟专心讲产物。
东方甄选的最新转变,似乎印证了罗永浩彼时的预言。事实,“听课”和风花雪月终究不能成为直播电商的主流玩法,更高效的卖货才是主播们应当追求的目的。
另一方面,东方甄选的口碑也遭遇危急。315前后,东方甄选被爆出来“养殖虾当野生虾”的直播事故。虽然是去年6月的事情,俞敏洪也直言“我们认可错误”,但照样让东方甄选股价一天下跌近15%,这对东方甄选在品控和供应链上又一次警响了警钟。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东方甄选近期负面新闻不少,经不起继续犯错了。今年1月以来,董宇辉的去职传言、高管连续抛售股份,都让东方甄选股价大幅下跌。与1月26日的高点75.5港元相比,3月22日收盘时东方甄选股价已经跌去了55%,报于34港元。
出道一年半,东方甄选堪称知识带货的天花板。但这块天花板除了带来赞誉和流量,也让东方甄选背负着变现效率的压力。主播们自动求变,或许会让东方甄选活成俞敏洪憎恶的样子。
作为东方甄选的掌舵人,俞敏洪绝不掩饰对于传统叫卖式直播带货的鄙夷。
克日,俞敏洪在出席一场流动时示意:“直播的特点就是能说会道,然则网络上那种卖卖卖、买买买的那种嚎叫,我是完全看不起的,我以为它应该是一种心平气和的对产物举行知识性解说,在解说之余还能举行其他的知识的流传。”
他用自己在东方甄选的直播首秀举例说,“我拿着舆图,拿着地理书,拿着历史书,把每一个产物的采地和这个采地的历史条分缕析的讲给*批东方甄选的购置者听。”
正如俞敏洪所说,他的*次直播带货是“教学式直播”。
2021年12月28日,俞敏洪在直播间化身语文先生,引用艾青的诗来注释新东方选择带货农产物的缘故原由,“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由于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在后续解说产物时,俞敏洪不停化身历史和地理先生,解说农产物历史和产地,时不时还要拿上舆图先容。
这种直播方式也被东方甄选的主播们延续下去。去年6月,董宇辉的出圈视频就有“当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当你算数学时,南太平洋的海鸥正掠过海岸”,另有小白板上写下的“Original Cutting(原切牛排)”。
再好比,董宇辉把大米卖出了“错过的遗憾”——“我没有带你去看过长白山皑皑的白雪,我没有带你去感受过十月田间吹过的微风”。
东方甄选的其他主播也是云云。主播顿顿卖桃时延伸到《诗经》,现场把《桃夭》诗句翻译为英文,甚至用英文朗读《哈利·波特》等。主播YoYo和七七直播时最常说的是“话不多说,听歌”,两人的才艺演出也让一众网友直呼“优异”。
在那时,从解说英文单词、双语带货到才艺演出,再到地理、历史、物理、哲学等知识科普,甚至出口成章的小作文,东方甄选的主播们在直播间里恣意展现才艺。社交媒体上,“随着董宇辉学文案”“随着YoYo(顿顿)学英文”等成为热门话题,双语直播的英语条记在粉丝中撒播。
然而,随着东方甄选的盘子越铺越大,商业化和气概之间势需要追求一个平衡,而这种平衡就会在一定水平上牺牲原有特色。知识色彩削弱的同时,俞敏洪看不上的“买买买”也在增强。
现实上,东方甄选一直在“卖知识”和“卖货”之间摇晃。
董宇辉作为东方甄选的头牌,多次由于授课超时而被导播打断。好比董宇辉刚火的时刻,直播间人数突破十万,董宇辉在直播间授课讲得激昂汹涌,效果被导播打断提醒:不要忘了卖牛排;在直播间延续20分钟聊武侠的时刻,也被多次提醒“卖货主要”;甚至由于授课时间过长,被抖音平台忠告。
这种博弈引起了粉丝的强烈不满,好比有网友曾对导播多次打断董宇辉示意不满,“导播真的败好感,宇辉说与弟弟的三处共识时,第三点还没讲,打断了;讲孟子三乐,没讲完,打断了;讲书,没有讲多久,说卖不出去,打断了;讲到茶,才讲到高能时刻,又打断了。”
然而,这却是东方甄选扩张路上不能阻止的转变。知识带货圈进来一大批奔着“上课”而来的粉丝,但东方甄选早晚要向其他圈层扩张,必须要降低内容“逼格”和认知门槛,让更多观众听得下去、愿意花钱。
对于东方甄选来说,知识带货打开了路子,也让股价一起飙升,走出了至暗时刻。然则正如董宇辉在接受采访时所说,东方甄选在2022年上半年做了半年双语直播,一直不温不火。去年炎天的一飞冲天,虽然有内容优良的因素,但也离不开机缘巧合和平台助推。
相关数据显示,在东方甄选去年6月10日的直播中,抖音直播广场推荐流量占比达64%。36氪的报道中也提到,在定位、选品和流量运营等要害环节,抖音都是东方甄选背后的*推手。
俞敏洪也曾直言热闹表象之下的懦弱性,“这也可能是一时的热闹,但我确实希望‘东方甄选’能够往后打开事态。”
往后,东方甄选的销售额进入平稳期,甚至显著下滑,也凸显了打破知识带货习惯路径的紧迫。与前爆火初期场均2000~2500万元相比,东方甄选后期稳固在每场带货1000~2500万元之间。
“知识直播”对于直播间网友来说确实有新鲜感,然则对于需要耐久在直播间深耕的东方甄选来说,若是要为股价和业绩思量,就需要连续不停吸引新的流量,不能阻止面临破圈问题。
若是要吸引更多直播带货的主流受众,东方甄选就需要在气概上有所牺牲。就像是罗永浩曾说,“要是都是来听相声的,我就完了”;俞敏洪也应该小心,要是都是来听课的,东方甄选的商业远景将不容乐观。
这和B站在破圈路上,气概和商业化之间有自然的冲突是类似的。B站若要获得更大的营收,就不能阻止的要实现破圈,然而破圈就意味着B站自身的气概和特点需要削弱。盘子大了,一定要支出的价值。
已往半年多,东方甄选的盘子越来越大,结构多个垂直账号,确立东方甄选APP,而且还加大对供应链和物流的投入,甚至将新东方在线更名为“东方甄选”,足以看到俞敏洪在直播上的野心。
东方甄选也需要更多受众来继续拉升GMV。据“市界”报道,一位行业头部直播公司内部人士称,去年双11前,东方甄选曾设计让GMV冲上3500万元/日,2022年底做到4000万元/日。然而,在双11的大促岑岭期,东方甄选的GMV也未能突破3000万元。
今年1月以来,由于春节休假、董宇辉的去职传言、高管减持以及养殖虾事宜,东方甄选的业绩更是承压。
字母榜曾报道,1月20日至2月20日,东方甄选月销售额往后前的5~7亿元,跌至2.5~5亿元。发抖数据显示,3月5~6日,东方甄选1000万 的带货数据已经跌出带货榜单前十。
图源:抖音@发抖数据榜TOP
然则,若何保留原有粉丝的同时再引入新粉丝,若何平衡来直播间“听课的”和来直播间“买货的”的受众,是东方甄选需要审慎处置的难题。若是强行替换气概,那么在新用户到来之前,东方甄选很可能丢掉一批焦点粉丝,这同样是不容忽视的繁重价值。
关于知识带货的上限到底有多高,俞敏洪并未给出明确预期;但另一位以内容见长的带货主播罗永浩,不仅表达了强烈的嫌疑态度,甚至亲自下场实验,试图证实直播带货做内容是一股“歪风”。
去年7月,罗永浩在直播间说“现在我们直播界刮起了一股歪风,有一些投资人和行业剖析师说,做直播照样要讲内容,我以为纰谬,照样要讲产物。内容会把场观拉上去,然则对直接销售的辅助照样有限的。”
为了证实“直播照样要靠讲产物”,罗永浩甚至做了几回实验性直播来证实:
2022年7月10日晚间,罗永浩开了一场仅谈天的直播实验,直播间靠山写上“所有产物均已上架,请放心购置”的字样,大部门时间用来跟网友谈天,科技干货加上罗氏诙谐,直播间人气一度拉升到10万 。
当晚罗永浩的带货数据是1394万元,与此前两天罗永浩没有在直播间的带货858万、869万相比,差距并不显著。罗永浩最后示意,“扯淡”可以把场观做上去,但若是要卖货,照样集中产物效率高。
厥后,罗永浩又做了一场实验。8月23日晚,罗永浩以答题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将直播带货玩成了一场答题式的综艺直播,当晚交个同伙直播间旁观人次到达99.3万,人数峰值划分到达2万,带货销售额却仅103.6万元。
罗永浩就此给出建议:为产物配上一些简短的,一两句话就能讲完的段子,完全不打断或者不滋扰卖货节奏。
现在来看,罗永浩的说法未必全对,但他的重生意、轻内容的方式论正被越来越多的主播所接纳。
例如,近期在抖音崛起的张兰,虽然爱在直播间讲八卦,但也会一直推销麻六记酸辣粉,并不厌其烦地先容产物,还不忘多次提醒网友下单。
相比之下,脱口秀演员李诞直播带货遭遇了滑铁卢。他的淘宝直播首秀缔造了3200万的销售额,许多人将脱口秀演员带货视为又一创新,交个同伙甚至确立了专门的内容团队。然而,李诞直播间很快陷入流量逆境;而交个同伙引入更多脱口秀演员带货的设计也无疾而终。
东方甄选知识带货走向瓶颈,似乎也在验证着罗永浩的实验:直播间照样要讲产物。双语带货令人线人一新,但当用户新鲜感消退后,来到直播间的主要目的就从听课酿成了消费,主播们势必也要做出响应的改变。
直播间的内容创新从来没有住手过,而知识带货只是探索偏向之一。虽然产物和内容之间并没有*冲突,然则主播在非带货内容上破费的时间越多,单元时间内口播商品和挂载链接越少,其带货效率就会越低。
对于东方甄选而言,它在完成了*阶段的粉丝积累后,为了在商业价值上更上一层楼,注定要突破焦点粉丝的小圈子,俯身拥抱更广漠的用户群体。董宇辉们的风花雪月让位于“买它买它”,有伤雅致却也无可怎样。在跨过门槛后,东方甄选终将活成俞敏洪最憎恶的样子。
参考资料:
《罗永浩:直播不能瞎扯淡》新腕儿
《老罗回归直播间,“卖货前先答题”的内容创新,吃香吗?》智商税研究中央
《罗永浩直播“扯淡”,人气10万!》首席营销官
《俞敏洪按不住高管们套现的手》市界
《在董宇辉直播间蹲了七天,我看到了一万万人的知识焦虑》凤凰WEEKLY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