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负增进,这座万亿之城怎么了-香港期货
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3-05-09 07:46:00 来源:https://ii-iv.com 阅读次数:
摘要: “非季节性、周期性的偶发征象” 随同泉州的“姗姗来迟”,24座万亿都会一季度成就终于所有揭晓。 凭证宁德统计局5月5日宣布的1-3月福建全省及各设区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形,泉

“非季节性、周期性的偶发征象”

随同泉州的“姗姗来迟”,24座万亿都会一季度成就终于所有揭晓。

凭证宁德统计局5月5日宣布的1-3月福建全省及各设区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形,泉州一季度GDP为2543.02亿元,增速-1.8%。由此,泉州成为*负增进的万亿都会。

从现在披露的信息来看,泉州今年一季度“三驾马车”加速恢复,社消零总额、牢靠资产投资、收支口总额划分增进4.4%、1.2%、3.0%。

与此同时,这座“工业*”都会的规上工业增添值增速为-10.4%,是“万亿俱乐部”成员中降幅最多的一个。

继2021年经济总量被福州逾越,丢掉了保持22年的“福建*”后,泉州2023年甫一最先便在最为善于的工业领域蓦然“失速”,不禁令外界心生疑惑,“泉州怎么了?”

多位区域专家在受访时均提到,泉州一季度负增进并非偶发的季节性、周期性征象,背后实在是整体产业结构的问题,“后劲不足”日益凸显。

1

规上工业“失速”

2022年,泉州以6182.83亿元工业增添值位列天下第十,工业增添值占GDP比重跨越51%,工业数据好于多个“GDP*”都会。

不外,令人意外的是,这座工业重镇今年一季度GDP增速不仅负增进,规上工业还成了主要拖累因素。

耐久以来,泉州和深圳、苏州、佛山等都会一样,工业排名耐久优于GDP排名,工业支持着都会生长,同时也在很洪水平上影响着整体经济显示。

例如,2020年一、二季度,泉州曾泛起GDP负增进,增速划分为-10.3%、-1%,同期,其规上工业增添值划分下降-11.4%、-1.6%。从下图中亦可清晰地看到其规上工业增速与GDP增速“同频共振”。

今年一季度,泉州规上工业增添值增速为-10.4%,在已宣布数据的万亿都会中垫底。

同期泉州GDP增速为-1.8%。与去年同期相比,GDP增量为-53.89亿元,经济总量被合肥、福州、东莞逾越,排名跌至万亿都会最末位。

事实上,眼下的“失速”早已有迹可循。

凭证泉州市政府官网此前宣布的一组数据,2022年,泉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98.68亿元,比上年下降11%。分行业看,36个行业大类中,利润下降的行业多达22个。

图片泉源:泉州市政府官网

当地统计局宣布的统计月报显示,今年前2个月,泉州规上工业已经泛起负增进——1~2月规上工业增添值下降6.6%,其中轻工业下降5.1%、重工业下降8.8%,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下降2.2%、7.1%、7.1%,规模以上工业龙头企业产值下降2.6%。

在此基础上,泉州一季度规上工业增添值降幅扩大近4个百分点,至10.4%。

对此,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以为,一季度数据并非季节性、周期性的偶发征象,它实在是露出了泉州面临的主要问题。

他在受访时强调,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传统产业必须加速转型措施和转型力度,加速顺应消费市场的转变,“若是根据传统方式继续走下去,后劲会异常不足。”

2

产业结构“传统”

中国最闪亮的小城,全球每10颗人工宝石就有7颗产自这里

产业过于“传统”,被以为是泉州经济生长面临的主要问题。

公然资料显示,住手2019年,支持泉州冲刺“万亿俱乐部”的千亿产业集群有9个,其中包罗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材家居、食物饮料、工艺制品、纸业印刷和电子信息。

而根据国务院《关于加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议》所明确的局限,泉州仅有(高端)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可被纳入“新兴”局限。

与此同时,从统计数据看,其新兴产业规模尚小,不足以改变这种“传统底色”。

2019年,泉州规上工业增添值为4501.41亿元,其中,纺织鞋服、建材家居的增添值划分到达1463.06亿元、1051.58亿元,而新一代信息手艺增添值仅126.57亿元。

2021年,泉州规上工业企业单元数为6016个,其中,纺织鞋服领域企业数目最多,有2347个,建材家居次之,有1898个,电子信息最少,仅165个。

“泉州的这些产业手艺含量不是很高,以是对成本也更敏感,需要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在这种靠山下,产业外溢到东南亚的情形就对照多,对泉州的影响也就对照大。”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在受访时示意。

事实上,产业缺乏新的增进亮点,愈发成为制约泉州在都会追逐赛中加速奔跑的要害因素。

一个例子是,2020年,“万亿俱乐部”新添六名成员,泉州以微弱优势领衔,但第二年,其就被济南、合肥、福州反超。

为此,泉州师范学院商学院吕振奎曾专门刊文对比这一批“万亿都会”高质量生长的是非板。在他看来,和其他五城相比,泉州“工业大而不强”“新兴产业生长显著滞后”。

凭证第四次天下经济普查,泉州2018年终第二产业工业企业法人单元45637个,是济南的2.24倍、福州的3.56倍、合肥的2.41倍、西安的2.57倍,但泉州单元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81.67万元,与济南、西安相当,但低于合肥,只有福州的一半多。

同时,泉州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上工业法人单元237个,占规上工业企业法人单元数的5%,远低于南通(1075个)、合肥(697个)、西安(561个)、济南(457个)。

稀奇是在企业法人单元R&D经费支出额方面,泉州只有8.08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法人单元R&D经费支出也只有88.3亿元。两项指标均排最末。

“规上高手艺制造业企业和规上工业企业法人单元研究投入过低,企业法人单元专利申请量小,企业生长后发动力不足。”吕振奎指出。

3

集聚效应“转弱”

创新力不强的指征,还体现在泉州对自己的预期上。

凭证地方“十四五”设计纲要,泉州2025年预计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区域生产总值的2.4%,低于福州(3%)、济南(3.3%),而合肥这一指标在2021年就已到达3.35%。

而到2025年,泉州预期高新手艺企业2300家,不仅少于福州(4000家)、济南(5000家),更大幅落伍于西安(1.2万家)、合肥(8000家)。

面向未来,“创新”是通往高质量生长的要害之钥。但从内外部环境看,泉州似乎都难以群集可以实现创新的各种资源要素。

好比,就地理区位而言,地处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闽三角”,其直面两大*都会群的“虹吸”压力。

同时,泉州作为万亿都会中少有的通俗地级市,要在与诸多直辖市、省会都会、设计单列市的竞争中“争先进位”,显然难度不小。

而从区域战略看,泉州的职位也不如福州和厦门。

此前福建省“十四五”设计纲要宣布时,就曾引发外界关注:相比福州、厦门两地被同时“点名”要充实行展沿海都会动员作用、争创国际特色海洋中央都会、打造国家级航空枢纽等,“泉州”一词则大部门泛起在厦漳泉同城化相关内容中,支持力度的差异肉眼可见。

对此,有剖析指出,与福州和厦门相比,曾经的“中央都会”泉州正面临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可能。

2021年头,福建省“十四五”设计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强省会战略,激励福州确立国家中央都会”。随后,一系列政策利好接踵而至。也是在这一年,福州实现多年来的首次反超,以20亿元的差距跨越泉州登顶全省*。

611亿元、555亿元、139亿元、-20亿元、-205亿元,这是已往五年泉州与福州之间的GDP差值。在强省会战略靠山下,福州对泉州的*优势进一步稳固。

有受访专家指出,泉州一直以来都面临与省内都会的竞争。近年来,不少企业总部选择搬离泉州,也从侧面反映出其营商环境和区域辐射力亟待优化,“中央城墟市聚效应没有施展出来,都会的吸引力不强。”

“为什么这些企业家都喜欢跑到厦门?”丁长发指出,在补齐营商环境、人才短板等方面,泉州简直照样有许多事情要做。同时,作为民营经济重镇,泉州未来若何进一步放大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和要地优势等同样值得思索和关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