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市场担忧英伟达的高利润率还能否连续下去之际,黄仁勋再次用一份堪称炸裂的财报予以回应。
北京时间5月23日破晓,英伟达宣布住手2024年4月28日的2025财年*季度财报,该季度英伟达营收再创纪录,到达260亿美元,环比增进18%,同比暴增262%,焦点营业数据中央的季度收入同样创新高,到达226亿美元,环比增进23%,同比暴增427%,进而动员季度净利润到达149亿美元,环比上涨21%,同比暴涨628%。
收入占比达87%的数据中央的增进背后,得益于英伟达各种客户的增添,尤其是企业和消费互联网公司,孝顺了英伟达数据中央收入的45%左右。
黄仁勋特意点出了来自特斯拉的辅助。现在,为训练AI集群,特斯拉已经购入了35000个H100 GPU,这些算力资源正在被马斯克用于推进自动驾驶系统FSD V12版本的更新迭代。
扎克伯格的Meta,则成为消费互联网公司的代表,4月份对外亮相的最新一代开源大模子 Llama 3,即是在24000个英伟达H100 GPU集群上训练而来。
刚刚被雷军在3月尾上市的小米SU7,也顺势帮了黄仁勋一把。英伟达*季度汽车营业同比增进11%的一大助力,便得益于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推广。小米*电动汽车SU7,搭载有英伟达的DRIVE Orin车载盘算系统。
受益于愈发猛烈的天生式AI环境,作为“AI军器商”的英伟达,给出了一个保持继续高增进的第二季度财报展望,预计第二季度收入280亿美元,环比增进8%,同比107%,且2025财年整年毛利率预计可以维持在70%左右。
受上述乐观因素影响,英伟达股价盘后大涨超6%,市值一夜涨约1400亿美元(约合10141亿人民币)。
这还没完,黄仁勋从刺激股价上涨的工具箱中又掏出了新武器——拆股。财报宣布当天,英伟达宣布将举行1拆10的股票支解设计,该设计将于6月7日生效。
以盘后股价来看,英伟达已突破1000美元,过高股价无疑会提升投资者的生意门槛,且晦气于保持活跃的交投水平。历史上,苹果、谷歌、亚马逊、特斯拉等公司,都曾选择拆股以降低股价,并都在拆股后迎来了股价的继续上涨。
现在,黄仁勋也最先加入其中。
01
英伟达无疑成了佐证天生式AI商业价值的*例证。
在天生式AI到来前,2023财年第四序度,英伟达数据中央泛起环比下降趋势,当季收入仅有36亿美元。
在天生式AI到来后,作为英伟达新焦点的数据中央,趁着ChatGPT东风一跃而起,2024财年*季度止跌回升,收入环比增进至43亿美元。往后一起走高,在2024财年第二季度便突破百亿美元。至2025财年一季度,数据中央季度收入首次突破200亿美元。
耀眼的数据中央营业,也稍稍遮蔽了英伟达其他营业的不佳显示:*季度,游戏收入26亿美元,环比下降 8%,同比增进18%;专业可视化收入4.27亿美元,环比下降8%,同比增进45%。
仅有汽车营业实现了环比和同比的双增进。*季度,英伟达汽车营业收入3.29亿美元,环比增进17%,同比增进11%。
除了来自小米SU7助阵之外,英伟达汽车营业的增进越来越离不开与中国车企的互助。住手现在,包罗比亚迪、小鹏、广汽等车企在内,都已经选择接纳英伟达最新一代的Blackwell GPU架构的新一代NVIDIA DRIVE Thor 平台,用以为下一代自动驾驶系统提供算力支持。
在天生式AI助推之下,英伟达股价自2023年迎来暴涨,总市值相继迈过1万亿美元、2万亿美元,现在维持在2.34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微软和苹果的美股第三大上市公司。
在黄仁勋看来,英伟达还将具备连续增进的条件。“我们正处于两个全行业转型的最先阶段,而且这两个转型都是波及方方面面的。*个是从通用盘算到加速盘算的转型,第二个转型则是天生式人工智能。”
随着人们获取内容的方式,从信息检索模子转向天生盘算模子,黄仁勋放言,“下一次工业革命已经最先。”
超6亿美元交易背后,创新药出海新势力的崛起
02
天生式AI的规模扩张,也部门水平上填补着英伟达丢失中国市场份额的焦虑。
2024财年第四序度,黄仁勋在财报会上曾提到,按区域划分,数据中央收入在除中国以外的所有区域都显示出增进势头。
在2023财年,中国市场营收还一度占有英伟达全球营收的47%。受限于美国政府延续出台的出口管制律例,在无法获取英伟达A100/H100等GPU靠山下,到2024财年第四序度,中国数据中央的收入占比,已经从原来的双位数降至中个位数,并延续到2025财年一季度。
只管现在英伟达推出了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不需要出口管制允许证的新产物,即“阉割”版的H20、L20和L2三款GPU,但它们仍然无法动员收入增进,“我们在中国的营业大大低于已往的水平。由于我们手艺的限制,现在在中国的竞争加倍猛烈。”黄仁勋说道。
但值得庆幸的是,天生式AI动员了更多国家和区域对GPU发生兴趣,使得英伟达在丢失中国市场后,依然处于求过于供的阶段。
更主要的是,随着天生式AI进入越来越多的移动APP,在推理规模随着模子庞大性以及用户数目和用户查询数目的增添而扩大时,英伟达还将迎来新的增进时机。
上述新时机已经在财报中有所体现。在已往四个季度中,推理营业孝顺了英伟达数据中央约 40%的收入。
2025财年*季度,有100多家客户跟英伟达互助,着手打造AI工厂,采购的GPU数目规模从数百到数万个不等,有些甚至到达10万个。留待英伟达互助的潜在天生式AI初创公司数目,约莫有15000到20000家。
GPT-4o等多模态大模子的应用,更进一步加速消耗着现有的GPU算力资源,“所有数据中央对 GPU的需求都是惊人的。我们天天都在竞争。”黄仁勋示意。
03
但黄仁勋也最先迎来幸福的烦恼。
有剖析指出,英伟达当前增进路上的逆境之一,便在于GPU升级速率太快,导致部门客户在采购旧有产物,和守候新的GPU之间倘佯。
今年3月对外亮相的最新一代Blackwell架构GPU,刚刚进入周全投产阶段,有望在今年第二季度最先交付,并在第三季度进入产能扩张期,客户想要将其用于确立数据中央则要等到第四序度。
但一个现实难题是,去年亮相的基于Hopper架构的H100 GPU,到现在为止,由于排单和产能问题,另有许多公司尚未收到货。
而黄仁勋又一向宣传“用得越多越省”“越先进越省钱”。以训练一个1.8万亿参数目的GPT模子为例,Hopper 架构下需要8000个GPU,延续跑上90天,但换用最新Blackwell架构,GPU数目只需要2000个,同样跑90天电力消耗可以降至原来的四分之一。
已经有部门大客户最先在倘佯之中接纳行动。近期,全球*云服务商亚马逊被爆暂停采购英伟达在售的Hopper架构GPU,以守候今年晚些时刻上市的Blackwell产物。
亚马逊回复媒体称,公司已经转移了之前对Hopper超级芯片的订单,替换为接下来要上市的Blackwell。“思量到这两代芯片距离的时间很短,这一行动是合理的。”
但对英伟达而言,亚马逊可能开了一个欠好的头。一旦更多客户最先守候Blackwell芯片上市,而不再采购在售芯片,英伟达很可能会晤临一段时间的营收增速停留。事实,Blackwell芯片要想到达一定规模的交付能力,客户最少得等到年底了。
花旗团体剖析师对此指出,随着去年以来守候英伟达交付产物的时间缩短后,AI芯片的需求可能会泛起“潜在的空档期”。
诸如微软、谷歌、Meta、特斯拉等英伟达大客户,最先纷纷自研AI芯片的行为,也给黄仁勋带来了新的挑战。
随着英伟达市值向3万亿美元迈进,外界对公司业绩的容错率也最先降低,一切影响盈利预期的负面信息,对投资者信心的扰动都可能会被无限放大。“现在这是一场预期游戏。”50 Park Investments首席执行官亚当-萨尔汗形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