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3年,快手做加法的脚步,没有停。
克日,据Tech星球报道,快手已上线一款名为“妙记多”的办公工具,用户可以在该文档中根据需求举行办公。这意味着,快手探索的触角伸到了协同办公领域。
肉眼可见的是,这是个充满潜力的市场。尤其是疫情时代,在线办公需求被放大,到了现在,绝大部门企业依旧存在治理升级,提升创新能力的刚性需求。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1年海内协同办公市场的规模突破500亿元,到2023年将达806亿元,年均增速预计将跨越20%。凭证工信部提供的数据,停止2021年,天下企业数目达4842万户。
蛋糕大的另一面,是协同办公市场的竞争变得猛烈。纵观海内的协同办公市场,已经有钉钉、企业微信、飞书三大办公产物,背后是阿里、腾讯、字节三大巨头公司。
在场上玩家已经抢夺用户,结构多年时,快手此时加入,似乎有些为时已晚。
事实上,快手一直有啃这块蛋糕的心思。2019年,快手收购在线协作工具“一起写”,2020年快手内测办公软件“轻雀协作”。
现在,快手再次试水办公市场,面临的挑战不比之前少,能否顺遂分得一杯羹照样个未知数。但快手需要做加法,这背后是急需加速商业化的快手生态。
已往一年,和许多内容平台一样,流量盈利见顶、增进陷入瓶颈,快手最先加速商业化的历程。快手将电商与商业化部门的主要性升级,并频仍调整商业化部门,同时结构直播卖房、相亲、招聘等新领域。
现在,快手再次入局办公,或许在打造一款协同办公产物外,可以借助办公营业开拓商业化的新可能。只是,这条路依旧道阻且长。
01 快手再次加码办公,野心依旧
01
协同办公市场越来越热闹,这次是快手入局了。
克日,快手悄然上线了一款协同办公软件——妙记多。打开妙记多的官网,“自由天真,壮大简约的创意文档”的口号十分醒目,内设在线语音、头脑导图、协同创作等多项功效。
比起钉钉、企业微信、飞书这类成熟的协同办公软件,妙记多更像是一个集大成的在线文档产物。只管不确定妙记多未来的定位和打法,但可以确定的是,快手再次结构办公领域。
事实上,快手入局协同办公的心思一直都有。
早先,快手选择的是收购,这通常是巨头入局一个新赛道的*步。2019年,快手力压金山WPS,收购了在线协作工具“一起写”。彼时,一起写已经拥有10万企业用户。
收购一起写,既可以将产物为快手所用,也可以借助一起写开拓新市场。但在线文档市场在那时已经相当热闹,既有“优等生”金山文档、腾讯文档,另有字节跳动投资了石墨文档、钉钉依托金山WPS手艺推出智能文档产物,快手和一起写的声量逐渐削弱。
2020年,快手最先自研产物,内测了办公软件“轻雀协作”。轻雀协作是快手的效率工程部研发的一款产物,接纳小规模的约请注册制举行体验。
相比于其他协同软件,轻雀协作更重视内容、轻结构化,同时门槛低、强调快速上手。在轻雀协作中,平台会为用户提供定制项目模板。好比,治理者登录后便可快速确立自己的团队,然后即可上手使用内部的多个工具。
当外界在期待快手可以通过轻雀协作打开协同办公市场时,轻雀协作却停留在了内测阶段,并没有对外开放用户注册。
从一起写,到妙记多,快手先从在线文档领域入手,又下场做协同办公软件,动作不少,但都是浅尝辄止。
这几年,在居家办公的浪潮之下,协同办公市场快速生长,远景可观。凭证艾瑞咨询的展望,2023年中国协同OA办公市场规模将突破700亿元大关,2024年到达818亿元,2025年到达943亿元,2021年-2025年复合年均增进率为16.1%。
同时,重大的市场规模也在吸引资源的入局,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在协同办公领域,2021年投资数目有40起,投资金额近超243亿元。其中不乏红杉中国、GGV纪源资源、金沙江创投、光速中国等*投资机构的身影。
正是伟大的商机,吸引着创业者、投资人涌入,同时也让巨头们纷纷入局抢蛋糕,钉钉、飞书、企业微信均背靠巨头赛马圈地。巨头下场做办公营业,意图很显著。一方面,随着公司和组织的逐渐重大,数字化治理、办公能有用地提高各部门协同效率,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办公营业,开拓新的商业化路径。
眼看着偕行在协同办公领域风生水起,快手在办公领域却险些空缺,快手自然不能放弃这块蛋糕。现在,妙记多的泛起,预示着快手将继续加码在协同办公的探索,或将承载快手在协同办公领域新的野心。
02
快手做办公,还能抢到蛋糕吗?
当快手重启办公营业时,市场已经纷歧样了。
现在,快手要面临的是个充满竞争的红海市场,不仅要面临钉钉、企业微信、飞书三个强敌,还要与众多创业公司竞争。
回首海内企业探索协同办公的故事,已经由去了近八年时间。
2015年,阿里成为*个吃螃蟹的人。昔时阿里的陈航(无招)all in社交产物“来往”,最终来往未能突出重围,钉钉却被“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款取自“板上钉钉、言之凿凿”的产物,在协同办公领域突围而出。2019年,疫情发作的前夕,钉钉的用户到达2亿。
流出1.5个海南人口,河南有多难
2016年,紧随阿里钉钉,腾讯也推出了在线协同办公工具——企业微信。作为腾讯TO B 营业的主要抓手,顶着微信的光环,快速发展。作为办公软件,同样用于企业内部相同交流,来提升办公效率。更主要的是,企业微信背靠微信流量池,有着自然的生态优势。
很长一段时间里,钉钉和企业微信占有了海内绝大部门的协同办公市场。直到2017年,字节跳动内部孵化的办公产物“飞书”的泛起,搅动了市场的名目。
2017年,由10人组成了飞书项目组,飞书的横空出世打破了内容平台与工具产物的界限。一最先,字节跳动只在内部推广飞书,直到2019年,字节才决议将飞书对外部客户开放,这个时刻,飞书执行收费战略,主打中大型客户市场。
2020年最先,飞书加足马力,快速迭代、频仍举行产物宣布会,一年更新了超30个版本,同时宣布向天下所有企业和组织免费开放,既不限规模,也不限使用时长。
就此,海内协同办公市场形成了钉钉、企业微信、飞书“三国杀”的名目。
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2022年11月,钉钉的月活跃用户数为2.53亿,在海内协同办公赛道*,其次是企业微信的1.1亿,第三是飞书的930万。
显然,钉钉、企业微信、飞书已经占有了先发优势,留给厥后者的时机并不多。
本质上,协同办公做的是B端市场的生意,迁徙成本高是B端营业的主要特征。当企业选择一个办公软件时,需要上传大量的办公牍档、审批流程、数据模板等企业资料,一旦替换办公软件,这是个大工程,除非新的产物足够吸引人。
简言之,B端客户的忠诚度高、稳固性强。而这无形之中增添了新入局者的突围难度。
一组可以对比的数据是,2022年钉钉企业组织数跨越2300万,企业微信企业与组织数超1000万,而2022年中国仅有5200多万中小企业。钉钉和企业微信笼罩了险些一半的中小企业,剩下的客户需要厥后者更起劲“死磕”。
这几年,协同办公市场需求如井喷式发作,但现在市场进入转换期,场上玩家没有削减,需要比拼的维度也就更多。说到底,协同办公领域不缺市场,但缺能够捉住需求的产物。
毫无疑问,百亿的协同办公市场正吸引着巨头们跑步进场。钉钉强调“治理”、企业微信的使命是“毗邻”、飞书注重“效率”,刚入局的快手必须要加速措施,给出自己的要害词。
03
02做协同办公,意在加速商业化?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互联网巨头习习用工具界说他们所提供的服务,以此行使工具属性来顺应降本增效的大命题。
对于快手来说,也是云云。已往一年,在快手CEO程一笑的率领下,快手进入了更改生长期。既做加法、又做减法,降本增效、追求新增量是快手已往一年的要害词。
在这样的大靠山下,快手结构协同办公,或许也是快手整体商业化的生态结构之一。
在讨论协同办公能否成为快手商业化的要害落子之前,不妨先梳理下快手去年的商业化动作。
2022年,快手转变了一些思绪,广告、电商、内陆生涯成为其商业化的三大注脚。
从广告营业上看,“内循环”是程一笑提到最多的要害词之一。所谓“内循环”,指快手平台上的商家、主播为了获取更多曝光举行的广告投放。相对应的,“外循环”则指来自全域的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2022年二季度,快手内循环广告在快手广告营收的占比跨越了45%,跨越外循环广告,成为广告营收的*驱动力。
此外,电商营业被治理层提到了焦点位置,由程一笑亲自带队。2022年三季度,电商营业无疑是快手的*亮点,讲述期内快手电商生意总额同比增进26.6%至2225亿元,高于市场预期。
在随后的财报电话会上,程一笑明确示意,电商是公司未来增进的主要引擎,也是整个快手商业生态的中央。
与此同时,围绕电商生态,快手开启了对内陆生涯的探索。
2022年9月,快手将内陆生涯整合升级为自力部门。升级后,内陆生涯成为与主站、商业化、电商、国际化等营业平行的一级事业部。
依托于内陆生涯,快手开拓了多个全新版块。
2022年年头,快手开启了蓝领招聘营业“快招工”,用户可以通过快手线上填报信息,用人单元直接电话联系。快手团结主播辛巴开启了一场线上直播招聘会,直播两小时共收到17.5万份简历。
11月,快手还做起了“红娘”的生意,快手直播间增添了“相亲角”功效,还在“热门流动”中推出了“婚庆”频道,主要展示“婚礼现场”、“婚纱照”等短视频内容。
而这些,绝大部门依托的是快手的优势领域——下沉市场。需要注重的是,虽然下沉市场客单价低,但人口规模近10亿人,数值占天下人口七成左右。尤其是当互联网进入存量时代,下沉市场*潜力,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回到这次入局协同办公市场,之于快手自己,不是它善于的C端市场,而参照行业其他玩家的商业化之路,也并非坦途。
最突出的一个征象是,海内B端市场客户付费意识低,愿意为在线办公软件付费的客户不多。据《2021中国SaaS观察讲述》显示,2021年我国办公软件付费率不足15%,而西欧市场办公软件付费率已经跨越了70%。
培育用户消费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纵然是老玩家也还在为了让企业付费发愁,市场产物越厚实,突围的难度自然也越大。
从广告,到电商,再到内陆生涯和协同办公,背后指向的都是快手商业化生态的扩张。对于快手而言,想要成为一个会赚钱的公司,寻找新的蛋糕势在必行。
现在来看,快手频频探索协同办公市场,新的实验效果另有待考察。事实,在这个市场,成为一个好产物是一回事,成为一个好商品又是另外一回事。抢夺市场蛋糕、知足客户需求、培育客户付费习惯,快手注定要继续做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