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燃油车购置税减免及新能源国家津贴退出之后,延续低迷的汽车市场再度迎来了刺激政策。
3月6日,湖北政府团结东风汽车推出的购车津贴流动在网络上强势出圈。凭证电厂领会,这个被称为“史上最强购车季”的政企津贴流动笼罩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东风风神等多个品牌,综合津贴力度在5000元-9万元不等,其中,政府津贴与厂家津贴各占一半。
据电厂领会,去年6月以来,武汉东湖高新区、洪山区、武昌区等先后举行汽车消费津贴流动,并在贷款优惠、旧车置换、人才津贴等方面给予了专属优惠。今年2月份,武汉再度面向经开区的新能源汽车推出了1万-6万元定向津贴。但对比此前的名堂措施,湖北的新一轮政策强度实属罕有。
好比,从3月1日到31日,东风雪铁龙C6的售价将从21.19万元降至12.19万元,整体优惠力度高达9万元。此外,东风系旗下热门车型CR-V、天籁、思域等热门车型也普遍可享2万至6万元的综合津贴。这一轮凶猛的价钱攻势也迅速搅悦耳心,不少网友纷纷扬言要“打飞的”去湖北抢车。
受此影响,东风汽车股价延续三日冲高,今日盘中一度触及半年高点,并动员整个汽车板块上涨。
01 最高降价9万元 车市迎来政策东风
事实上,类似的地方津贴行为并不鲜见,湖北的政策出圈主要在于力度大。
究竟,与房地产类似,汽车产业也具有与地方经济强绑定的属性。此前,各地的汽车消费扶持政策也通常都是由国家与地方两部门叠加组成。好比,除了新能源国家津贴及燃油车购置税减免等既有政策之外,去年10月,河北保定还针对长城等内陆车企等推出了2000万专项地方财政津贴。
随同长达13年的新能源国家津贴及5月推出的燃油车购置税减免优惠相继退出,车企压力陡增,叠加疫情打击,从去年年底最先,呼叫政策暖风的声音就从未中止。一直到12月末,业界仍对政策延续抱有一线希望,中信证券还在研报中展望,2023年推出7.5%购置税延续的可能性较大。
但市场对于是否延续津贴态度犹疑。一方面,从2016年到2020年的燃油车津贴岑岭期,包罗祥瑞、奇瑞、东风等均是津贴大户,但这些依赖津贴生长壮大的车企却在电动化浪潮中普遍落伍。另一方面,部门车企为了津贴推销劣质产物,甚至行使政策破绽恶性骗补,造成了大量资源虚耗。
去年12月,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果然示意,新能源津贴是整个新能源汽车成本与消费者接受度相匹配的观点,总体来看,津贴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今年年头,原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指出,随着新能源津贴前期已逐渐退坡,2023年津贴完全退出的影响总体可控。
眼看国补退出最终成为定局,市场将期待转向了地方津贴。1月7,广汽团体总司理冯兴亚就曾在广州两会时代,提案建议广州市延续完善新能源汽车(含节能车)消费津贴计划,尽快出台新一轮津贴政策,并同步完善其他配套政策,释放优越的汽车消费信号,刺激和促进广州市汽车消费。
与此同时,整个汽车消费市场在疫情、退补等多种影响下陷入低谷。1月,海内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29.3万辆,同比下滑38%,销量与增速均创下历史新低。其中,自主品牌销量与主流合资销量同比划分下滑31%、45%。乘联会劈头统计,2月,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36.4万辆,同比增进9%。
一直高歌猛进的新能源市场也难免碰钉子。1月,除了比亚迪、特斯拉、理想、问界等少数车企外,其他新能源品牌集中陷入负增进。2月份,新势力销量略有好转,但小鹏、零跑等车企仍然疲弱。根据蔚来首创人李斌的判断,今年上半年,电动车市场仍将承压,预计5月份左右才气恢复元气。
许多地方政府都坐不住了。据电厂不完全统计,从1月最先,包罗北京、上海、浙江、河南、山西、吉林、云南、天津、海南、贵州、河北、黑龙江等十余省市相继出台一系列接驳政策。相较于湖北的政企相助模式,上述区域的津贴主要由政府独自肩负,普遍津贴力度也基本在2万元以内。
除了购置税、置换津贴等通例手段,沈阳、三亚、石家庄、无锡等多地还直接向消费者派发了购车消费券。其中,沈阳区域发放的汽车消费券金额高达4000万元,约占当地消费券总金额的40%,而黑龙江则宣布发放6亿消费券,并指导乘用车让利促销给予用户不高于10%的裸车价钱优惠。
3月份,随着“天下消费促进月”正式开启,市场风向也最先进一步转暖。克日,政府事情讲述提出将促进汽车保有量突破3亿辆、增进46.7%,包罗商务部、工信部等多部门均亮相将鼎力扶持汽车等大宗消费。对此,银河证券以为,地方政策接棒有望引发消费热情,推动车市向常态化回归。
“2023年汽车行业处于转型生长的主要时期,外部环境艰难,汽车行业运行泛起加倍庞大的特征。在产业大变局的时刻,急需相关部委的政策指导和支持。”湖北新一轮购车流动落地当天,崔东树撰文称,今年是促消费稳增进的要害一年,各地政府纷纷着力有助于形成多元化政策支持的事态。
02 新一轮攻防战来袭 谁会是最后赢家?
总体来看,各地的扶持政策更多照样着眼于新能源,类似湖北的鼎力度燃油车津贴少之又少。
好比,作为新能源转型先锋,上海、北京、杭州、重庆等一线都会均已推出了汽车消费津贴政策。其中,杭州萧山区设计发放5000万元的汽车消费津贴,新能源汽车占4500万元,燃油车仅占500万元。除了推出消费津贴之外,北京、上海、重庆还宣布将延续此前的新能源购置津贴政策。
此外,广东、四川、贵州、河南等汽车消费大省均明文强调,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并激励有条件的地市推行新能源汽车下乡流动。2月14日,广州还宣布将继续实行新能源指标直接设置措施,2023年上半年将分外增添3万个节能车增量指标,并暂且放宽非本市户籍职员的申请资格。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延续攀升,并动员自主品牌完成对合资的逆袭。2022年,新能源批发渗透率为27.6%,同比提升12.6个百分点2022年,其中,比亚迪以186.3万的销量逾越一汽民众,*中国乘用车市场年度销量冠军,终结了耐久被合资车企霸榜的历史。
虽然湖北也一直在鼎力推动新能源生长,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位列天下第二梯队。凭证乘联会的数据,2022年,湖北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6.4万辆,在天下排名第11位,其中,作为当地龙头车企,东风汽车团体新能源渗透率仅为17%,旗下高端电动车品牌岚图汽车整年销量不足2万辆。
这或许也是湖北不得不继续依赖津贴驱动燃油车消费的要害因素,但短期计谋难以逆转耐久产业趋势。根据崔东树预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到达850万辆,总体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至36%。对此,业界也在不停呼吁,现阶段海内新能源津贴政接应该进一步向基础设施倾斜。
去年12月,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曾示意,电动车最终照样要脱离津贴这一手杖,从产物、手艺、服务等方面完成对同级别燃油车的自然转化,其中,电动车使用便捷性将是一个要害因素,但现在基础设施仍处于拓荒阶段,“我以为国家通过津贴退坡省下来的财政资源应该投入到这些地方。”
本次两会时代,天下人大代表、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也建议,根据适度超前原则,加速构建慢充、(超)快充和换电等为一体的多条理补能网络,适度加大对超快充和换电领域等支持力度,并探索共享私桩的模式,实现多车一桩、分时共享、邻近车位共享等,以缓解补能焦虑。
不外,相较于后端的基础设施,直接举行产物津贴更容易拉动市场销量。从去年特斯拉拉开降价序幕之后,新能源市场价钱战波涛迭出,包罗蔚来汽车等高端品牌也未能幸免,一直坚挺的比亚迪也最先降价改款。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新一轮津贴政策兴起,新能源汽车的价钱战将加倍残酷。
对此,天风证券预计,为了进一步刺激需求回升,车企后续或还将推出终端优惠、金融贴息等多重促销政策。3月6日,继Model 3与Model Y之后,作为市场风向标的特斯拉,再度下调了Model S与Model X的售价,整体降幅在5000美元至10000美元,这两款高端车上半年也将正式在海内开售。
此外,以零跑汽车为代表的新势力进一步将价钱战引至燃油车所在的主力市场。3月1日,零跑汽车集中公布四款新车,除了延续高配低价的计谋之外,最新售价更刷爆舆论眼球。其中,作为一款B级电动SUV,C11增程版起售价仅为14.98万,甚至比主流合资品牌的B级燃油车售价还低。
面临来势汹汹的新能源车企,燃油车巨头也不会容易认输。凭证电厂不完全统计,2月份以来,丰田、民众、日产、长城、祥瑞等传统巨头相继大幅降价。此次,东风汽车团结湖北政府的降价更是吹响了还击军号。停止现在,东风汽车的降价局限已经从湖北扩散至安徽、云南等多个区域。
现在,新一轮攻防战已经悄声打响了,但无休止的价钱厮杀背后,国产物牌真的会是最终赢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