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2月以来,人们抨击性出游的需求有多强烈,携程的业绩就有多亮眼。
3月7日,携程公布了美股2022年Q4及整年财报,通报了一丝暖意。携程在Q4实现营收50亿元,同比增进7%;实现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进346.64%,为已往三年的单季度最高。携程2022年的整年收入与2021年持平,同时迎来近三年的首次盈利,净利润达14亿元。
去年第四序度的旅游业还谈不上苏醒,因此携程这份财报也被业内视为黎明前的曙光——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至少已经最先出现好兆头。
要知道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和2021年,旅游行业默默撒播着一张“殒命”名单,上面共有近35家中小旅游相关企业。
经由漫长的三年疫情,以携程为代表的OTA平台也终于迎来春天。谁都无法否认携程通过出境游、本土短途游和下沉市场寻找增进点的起劲,但疫情前就泛起的焦点营业增速放缓问题、竞争对手围攻问题以及与上游相助方的矛盾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同样遗憾的是,携程扭亏的业绩并没有让资源市场买账,财报公布后,携程美股股价微跌2.80%,报37.53美元/股,较已往一年最高60.65美元/股的价钱跌去38.1%。
站在2022年的春天里回望已往三年的冬天,希望OTA平台们能早日真正跨过隆冬。
三年来首次盈利,
但携程最先变“慢”了
旅游业苏醒的迹象,在携程2022年的年报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凭证财报显示,2022年整年,归属于携程团体股东的净利润为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进355.09%。虽然较2019年跌去了80%,但这是疫情三年来携程首次扭亏为盈。净利润的增速甚至高于在线旅游巨头Booking同期的162.49%。
相比之下,携程团体2022年整年营收为200亿元,同比保持稳固,显示中规中矩。凭证国家统计局宣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海内旅游收入相比上年下降30%,对照大盘来看,携程的成就还算稳固,但不及Booking同期170.9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185亿元)的收入及55.96%的增速显示。
现实上,早在疫情前,携程的营收增速已经最先放缓。从2016-2021年的财报来看,携程的营收增速一起从76.45%,急速下滑至-48.65%,2021年升至9%后,2022年保持持平。
分季度来看利润情形,2020年-2022年,携程共有6个季度泛起亏损,划分泛起在疫情发作的2020年Q1和Q2,和2021年Q2-2022年Q1。
其中,每年Q3是旅游业的暑期旺季,是一众OTA平台冲业绩的黄金时间段。2020年Q3,携程转亏为盈,净利润达15.8万元,但到2021年Q3,携程错失暑假,利润为负,整年利润为负。到了2022年Q3,携程最先泛起苏醒苗头,利润同比增进131.33%。
2022年12月7日,相关部门公布“新十条”,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加速了跨区域的流动,直接拉动了携程的酒旅与票务板块业绩。2022年Q4,携程单季利润到达20.57亿元,为已往三年的单季度最高,同比增进346.64%。携程2022年整年利润也因此扭亏为盈。
携程的各项营业中,最焦点的是住宿预订和交通票务,这两个版块在已往一年泛起显著转变。2022年,住宿预订营业营收占比下滑为37%,而这一营业曾经的占比一度到达45%,交通票务营业营收占比上升至41%,2021年这一营业的占比仅有34%。
旅游行业从业者晓冬称,住宿营业的客单价高,能延展的服务类型更多,变现能力要比交通票务营业强,因此携程一直以来是“交通引流、住宿变现”,而在2022年,由于机票预订的决议周期短,许多人泛起囤机票、出行前再订旅店的情形,造成了交通票务收入占比反超的情形。
同时,从2017年最先,携程的交通票务和旅店预订营业的增速也最先放缓,2022年的增速显示更是不及早年。
2015年携程收购去哪儿网,并表之后交通票务营业在2016年成为携程*大营收源,2016年的营收增速到达98.2%,但今后,交通票务的营收增速延续下滑,在2017年-2020年划分为38.5%、5.9%、8.0%和-49%,2022年增速恢复为20%。旅店预订营业在2016年营收同比增速到达58.32%,到2022年营收增速同比为-9%。
不外,晓冬也指出,现在票务价钱越来越透明,交通票务属于低毛利营业,引流的作用更多,对携程的业绩只能起到暂时的拉动作用。若何维护及尽快恢复好高星酒旅营业的基本盘,才是要害。
走出阴霾,携程若何自救?
疫情时代,携程从2021年亏损收窄,到2022年扭亏为盈,除了大幅缩减销售用度和研发投入以控制成本外,也离不开它自身的转型。
其中最主要的是,捉住了出境游反弹的盈利。开放收支境的新闻一出,携程就迎来了出境游搜索和预定的岑岭,进而带来了第四序度及整年的业绩盈利。凭证其财报,2022年Q4,携程平台上的出境机票预订同比增进超200%,出境旅店预订同比增进140%,公司全球平台的整体机票预订量同比增进80%。
2016年最先,携程就通过收购MakeMyTrip、Skyscanner、Trip.com等公司结构国际市场。晓冬剖析,在外洋市场的拓展历程中,和Booking接纳外包呼叫中央相反,携程选择在外洋设立自营呼叫中央,是它能够从疫情中快速恢复、响应政策转变的主要缘故原由之一。
“对海内OTA行业而言,外洋市场是下一个需要争抢的掘金地。对携程而言,外洋市场是未来主要的增进点之一。”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首创人庄帅称。据国盛证券展望,携程国际营业收入将从2019年的116亿元增进至2025年的266亿元。
不外,行业的共识是,出境游的真正苏醒至少要等到暑假,从签证解决、航班恢复、蹊径设计到相关职员重组上岗,诸多环节都有待增强。
携程CEO孙洁在本次财报电话会中也谈到,出境游市场现在的一大瓶颈在于出境航班运力,仅能到达疫情前的15%到20%。
虽然远程旅行的服务更厚实、利润更高,但疫情时代,消费者出行设计发生改变,距离更近、耗时更短的周边游和短途游成为趋势。为了吸引短途旅游用户,携程开发了更多周边游产物。
“携程借助渠道优势,渗透了不少周边游市场。”易观高级剖析师王珂以为,携程更善于的也是中长线和高端旅游市场,而疫情竣事,中长线旅游必将恢复,游客对于远程出游照样有很高的需求。
财报显示,2022年1-8月,携程内陆订单占比相对2019年同期增进了44%。孙洁在电话会上提到,2022年第四序度,携程同城住宿旅店预订比疫情前凌驾40%,“短途旅行险些比疫情前翻了一番”。
不外庄帅指出,短途游和周边游更注重内陆化的线下谋划和服务能力,具有内陆生涯优势的美团旅行是携程主要的竞争对手,此外结构的尚有同程旅行、飞猪、驴妈妈等玩家。另外,内陆的旅行社虽然对照涣散,但有各自的资源和客源,在用户信托和复购频次方面,也对携程造成了竞争,携程应思索若何提升平台的附加值。
疫情三年,下沉市场(三四线都会和低星级旅店)也被业内视为下一个增量市场,携程也在墟落旅游方面举行了相关结构。
在低线旅店市场中,美团一直被外界视作是携程的主要竞争对手。2018年以后,携程年报不再果然旅店预订间夜量。与之相对,美团点评2019年整年旅店间夜量市场份额占比达48.7%,已经占有了半壁山河。对于携程而言,仅仅捉住“中高端”的基本盘,或许已经不够了。
“美团的优势在于其在内陆生涯营业的流量伟大,人们在找美食定外卖或搜索周边景点的时刻,顺便就在平台上把旅店订了,同时美团的旅店价钱普遍偏低。”王珂称。
下沉市场的平台化水平稀奇低,内陆的旅行社和小的旅游网站照样在以对照原始的态势举行运营。若是携程能运用好平台化的运营能力和品牌形象,或允许以蚕食一部门市场。但庄帅领会到,携程这一营业还处在试探探索的阶段,投入度和生长规模都相对有限。
携程还不能喜悦太早
携程二十多年积累沉淀下来,在用户规模、产物市占率以及供应链资源等方面有很大优势,然则面临已往三年的亏空以及对手的围攻,携程还不能以放松小心。
一直以来,携程的一大挑战是,与旅店、航司、旅行社等相助同伴的关系都对照玄妙。
携程收入的主要泉源于署理佣金,佣金坦白接影响其营收。凭证平安证券数据,2015年-2020年,携程的旅店营业佣金率从10.5%降到7.3%。2018年-2020年,携程交通票务的佣金率维持在2%左右。
王珂剖析,携程交通和旅店的佣金率下降主要是竞争缘故原由导致。交通方面,航空公司前两年一直在提“提直降代”,也就是提高直销比例、降低署理比例。旅店方面则是受到美团、飞猪等酒旅营业低价高频计谋的竞争。因此,携程这两项营业的营收也在逐渐下降。
2022年5月,携程推行“零售转署理”政策,将陆续关闭蹊径类(团队游)境内零售模式的入驻相助、续签、运营维护与在线售卖,这意味着旅行社商家只能选择被动的署理模式。有剖析称,此举相当于进一步加剧了商家与平台间的矛盾。
可以看到,疫情时代,一部门旅行社商户和旅店商家们最先“逃离”携程等OTA平台,实验用APP、小程序及社群等工具运营会员,或在快抖淘上直播 推流,进一步积累私域流量。
携程的第二个挑战是,跨界对手正在变多。除了同程、飞猪、马蜂窝和美团等老对手来抢占市场外,小红书、抖音和快手等内容平台也最先通过内容优势种草吸流,试图朋分旅游市场。
对于前者这类直接竞争对手,庄帅指出,携程以To B营业起身,与飞猪、同程、美团酒旅相比,携程缺少流量金主,在提升用户活跃度、私域转化率和复购率上,也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于后者这些内容平台,王珂指出,在整个旅游经济中的份额相对较低,同时,抖音和小红书上以小我私人KOL或小型旅游公司为主,在旅游供应链的建设方面,较携程、飞猪等OTA平台还差得很远。
庄帅则以为,“抖音、快手和视频号对携程的竞争是不能制止的。”由于直播短视频与景区旅游的契合度较高,同时此营业的利润对照可观,盈利模式对照清晰,从快手和抖音在内陆生涯的战略和投入来看,它们的生长会越来越快,但也会遇到和携程一样的问题。
可以看到的是,为了迎合年轻用户群体,携程多次通过BOSS直播、星球号等,强调自身的内容营销能力。财报显示,2022年Q4携程的KOL数目增添了47%,用户天生内容的年增进率到达33%。但从GMV数据来看,2019年携程GMV到达巅峰的8650亿元之后,2020年降至3950亿元,2021-2022年未再宣布相关数据。
随着疫情的竣事、旅游的恢复,多位业内人士照样对照看好携程的生长,由于携程的基本盘对照稳健。但携程及整个OTA行业能否真正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就要看各家能否捉住接下来五一及暑假两概略害节点,以及能否夯实新的增进点。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晓冬为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