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世,像牲畜一样的在世 "。
今年开年,威马汽车首创人沈晖在社交平台这样发文。
这句《芙蓉镇》影戏里的台词全是心酸,也像是一场预言,预言了接下来的数周里,它会是威马的真实写照。
员工停薪留职、门店大片倒闭、APP暂停服务、温州工厂歇工......种种负面新闻让宽大车主以及员工心寒,也让市场担忧威马的未来。一时间,威马变“危马”的言论甚嚣尘上。
首创人沈晖不久后做出回应,转发了威马汽车官方的声明,并写道:
“已往一年由于疫情和市场环境的客观影响,威马确实遇到一些难题。正通过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举行调整,全力保障复工复产,保障终端用户的体验。痛定思痛,才气整装再出发!谢谢人人的体贴,也请人人不信谣不传谣。”
威马给市场喂了一颗短效“放心丸”,但耐久存在的隐患若何根治,依然没有给出解法。
01 昔日风景无限,现在等钱救命
作为海内最早的造车新势力,威马一最先混得真不差,可以说有钱又有销量。
造车初期顺遂拿到百度、腾讯、红杉等明星资源与地方政府投资,此前举行了12次融资,累计募资超350亿元,跨越那时蔚来汽车的145亿元。确立之时的威马,就已经成为资源宠儿。
2019年,威马整年累计销量16876辆车,仅次于蔚来,在一众造车新势力里排名第二。首创人沈晖一度在社交媒体上和美团王兴赌钱:“威马一定会是Top 3之一”。
但转头来看,威马*的缘故原由不在于“打牢地基改高楼”,更像是当了“风口吹起的浪花”,占有先发优势却后劲不足。
“威马落伍”的声音从2020年就最先传出而且饱受争议,这一年威马卖出2.25万辆,排名下滑到造车新势力第四位。到了2022年,威马的销量已经从2021年的*4.4万辆跌至2.9万辆,同比下滑超3成。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汽埃安迫近30万辆,哪吒汽车也有15万辆,蔚小理团体年销突破10万辆。
进入2023年,威马的状态更是能用“摆烂”形容。
在开年降价潮下,威马宣布逆势涨价,最高涨2.5万元。横竖工厂停产也交不出车,“死马当活马医”,用涨价逐客确实比直接停售加倍体面。现在看乘联会公布的“各车型销量前十五榜单”里,威马已是“查无此车”。
没有销量,没有收入,更谈不上利润,用不了几年自然就变得“囊中羞涩”。这种造血能力上的不足,带来无限的恶性循环,一方面消磨威马奔跑的动力,另一方面袭击市场对威马的信心。
2019年至2021年,威马三年净亏损41.45亿元、50.84亿元、82.06亿元,累计亏损高达174.35亿元。同时威马获得的外部融资“输血”也有限,前两年刚刚跨越10亿美元,这对于一家造车企业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
威马还在苦等援手,1月12日,港股上市公司Apollo智慧出行在香港联交所公布通告,拟以20.2亿美元收购威马汽车,且会通过每股0.55港元配发288亿股的方式举行结算。根据设计,威马逾20亿美元的融资原定在2月份到账,然而现在3月已至,20亿美元迟迟未到。
短短三年有着云泥之别,威马来到了悬崖边。这样岌岌可危的处境,和企业短视有着莫大关系。
销量没有“蔚小理”其中一家多,倒是治理层的收入似乎比“蔚小理”三家要丰盛不少。
2021年财报曾披露CEO沈晖的整年各项收入总和,高达12.6亿元。只管事后沈晖示意,这12.6亿元中,有很大一部门都是受限制的股权激励,并不能变现,但根据股权激励的原则,就算是威马汽车现在歇业重组,沈晖依然能拿到相当可观的收入,受到的影响,和员工相比,就要小得多。
“短视”另一方面还体现在手艺生长。
手艺作为产物的焦点竞争力,威马相比“蔚小理”却没有什么能拿得脱手。随便拎出一样来说,蔚来有换电、小鹏有NGP,研发投入到达几十亿元量级。反观威马每年的研发投入不足十亿,2021年仅为9.82亿元,与同期“蔚小理”相去甚远。
以是,威马终成“危马”,事实虽然残酷却是一定。
短期来看,“钱”是*能拉住威马的救命稻草,钱不到位,生产、销售、运营等方方面面都无法盘活;耐久来看,生计始终要仰仗车企的销量、规模、手艺作为焦点支持,哪怕是只能挑出一块长板,能向市场讲出好故事,都不难获得延续的资金泉源。
无论怎样,威马实时给予市场正面反馈是当务之急,需要不停公布好新闻,才气让市场愿意重新一点点信托这家车企。
02 威马落伍后,“冷气”又传给谁?
除了威马,尚有一些新能源品牌的业绩显示也在“敲响警钟”。
去年被视为黑马的哪吒汽车泛起交付量放缓的迹象。2022年10月,哪吒创下了1.8万辆的交付新高,今后的三个月里销量逐步下滑,1月仅交付了0.6万辆,不足三个月前的三分之一。
零跑汽车的退步更显著,今年1月份零跑汽车的交付量为1139台,相比2022年12月份的8493台来说,泛起了85.92%的大幅下滑。哪怕只看1月的交付量,零跑1139台的成就在排名上也异常靠后,比定位高端的岚图都低。
小鹏不久前也陷入交付低谷,去年10月和11月共交付11390辆,不及同期蔚来和理想的一半。很快小鹏举行了一系列动作,发内部信、举行组织框架调整,还聘用原长城汽车总司理,业内有着“铁娘子”之称的王凤英担任总裁。
人人遇到的详细难题虽然不完全相同,但产物力无法延续吸引消费者购置,是这几家都存在的问题。
新能源车是一个增进迅速的市场,也是一个过剩市场,装不下那么多新势力品牌。新旧车型更替飞快,消费者需求随时在变,今天的创新手艺也很可能在明天就已落伍。
好比,哪吒的问题在于,曾经的乐成因素“以小打大”计谋在逐步失效,代表车型哪吒V不再适合现在的市场。
哪吒V定位小型新能源SUV,卖力“走量”,最初走的是错位竞争蹊径:比宏光MINI这类低价微型车更高级更智能,而价钱比比亚迪更低,是介于两个头部车企之间找到一块生计空间。它知足了想买小车,又以为宏光 MINI功效单一的细分人群。
但随着新能源车加速向市场渗透,一方面,微型车、小型车肯定是先触及增进天花板的车型。今年1月宏光MINI销量1.6万辆出头,同比下滑了38.5%;QQ冰淇淋销量2736台,同比下滑72.6%。零跑T03作为哪吒V的一丘之貉,只卖出500多台,同比下滑85.9%。
另一方面,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车企规模效应成本压缩,“以高打低”会占领更下方的价钱区间。去年A0级市场险些成为比亚迪海豚的天下,今年比亚迪秦又将新能源轿车拉低到10万元,那么既没了设置优势,又没了价钱优势的小型车,往后将会更难增进。
当车企陷入这样的困局无法解决,生计早晚也会成为难题。和威马差异,零跑和哪吒为了实现盈亏平衡,两家都加速了产物和手艺迭代的措施,起劲跻身于20-30万元的中高端市场。
当大浪淘沙后,谁在裸泳,谁是稳健增进的车企愈发清晰。
在一众新势力里,蔚来、理想在豪华车市场掌握着伟大的话语权,销量保持稳固增进,下阶段的财政目的自然是稳步实现盈利,两家跑在新势力队伍最前面;在老牌车企里,比亚迪、祥瑞的新能源车销量领跑市场,这两家有着更周全、更普遍的产物结构,最近“瞻仰”、“银河”都带给消费者太多惊喜。
当规模效应和马太效应逐渐充斥新能源车行业,尾巴车企的了局自然是镌汰。今年1月,长安汽车的董事长朱华荣分享了一组数据,已往3年,中国市场已经倒下了75个汽车品牌,预计3-5年还将有近70%的品牌会被镌汰。
威马已经被甩出跑道,下一个或许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