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起大早赶晚集” 北汽被曝巨额亏损裁员20%_正大期货
市场头条 发布时间:2021-03-03 00:00:00 来源:https://ii-iv.com 阅读次数:
摘要: “我们内部确实听到了裁员的说法,每个部门或多或少都被分配了一些裁员义务,比例纷歧。但在媒体关注此事后,公司暂停了这一动作,准确说现在还没有职员被裁掉。” 春节前后,

“我们内部确实听到了裁员的说法,每个部门或多或少都被分配了一些裁员义务,比例纷歧。但在媒体关注此事后,公司暂停了这一动作,准确说现在还没有职员被裁掉。”

春节前后,北汽新能源被曝裁员20%,引发行业热议。克日,北汽新能源内部员工向记者透露了此次裁员风浪委曲。他告诉记者,之所以有这一听说的发生,与公司2020年巨额亏损有关。同时,经由前几年的极速扩张,北汽新能源在职员上确实存在冗余。

记者注意到,在近期的一次媒体相同会上,北汽新能源治理层对裁员听说举行了否认,但却强调了内部改造已经最先。“围绕所有一切不符合高质量生长的人和事,改造的刀都市砍下去。”

现实上,北汽新能源的改造只是其母公司北汽团体整体改造的一个横截面。近期,这家千亿国企掀起了一场系统改造,精准整理旗下自主营业。北汽团体的自主营业面临哪些挑战?其背后隐藏着哪些困局?围绕着上述问题,记者展开了针对性的观察。

从领跑到巨额亏损

“起了大早却赶了晚集”“过分依赖津贴和公用车市场的隐忧暴露了”“做新能源车型还在沿用传统的造车头脑”“质量和品牌口碑完全没确立起来”“团体层面的决议转变太频仍”……近期,行业内关于北汽新能源巨额亏损的讨论不绝于耳。

作为海内第一家乐成上岸A股市场的新能源整车企业,2009年确立的北汽新能源曾延续7年位列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榜首。然而,2020年,这位“领跑者”的销量和业绩却泛起断崖式下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其跌落“神坛”?这背后又反映出哪些行业共性问题?

1月29日,北汽新能源母公司北汽蓝谷披露通告,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为60亿~6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亏损62亿~67亿元。

销量方面,2020年北汽新能源泛起断崖式下跌,整年总计销售2.59万辆,相较去年整年的15.06万辆,同比下滑82.79%。2月9日,北汽蓝谷公布了最新的产销数据,下滑趋势仍在连续。数据显示,2021年1月,北汽新能源销量为1072辆,同比下滑46.56%。

“我在2011年进入北汽新能源,经由近十年的时间,周围同期加入公司的同事基本都去职了,要么去了新造车企业,要么转行做人工智能了。”一位北汽新能源的研发职员告诉记者,这几年显著感觉到公司的生长势头不足,不少前期计划的项目也中途折戟了。

对于公司业绩和销量的腰斩,北汽蓝谷在通告中示意,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公司产销量未达预期,尤其是占比较高的对公销量受疫情影响严重,对公司业绩影响金额约为30亿元。

C端市场掌握不足

B端市场失势

“成也政策,败也政策。”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示意,北汽新能源销量断崖式下滑,与其过分依赖B端市场有直接联系。在疫情打击下,出租车、网约车等公共出行需求大幅缩减,进而带来了其销量的锐减。

艾兰里奥企业治理(北京)有限公司合伙人李子良告诉记者,从北汽团体总体来看,公司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生长政策是十分敏感的,掌握住了产业政策和资源政策,抢抓了市场先机。然则当政策盈利逐一退却,充实的市场竞争来暂且,北汽新能源的先发优势显然已经荡然无存。

记者注意到,在北汽新能源的非经常性损益中,政府津贴占了多数。以2015年、2016年为例,北汽新能源获得的政府津贴划分为5796.28万元、1.48亿元,占当期非经常性损益的77.48%、57.59%。而凭据北汽蓝谷2018年、2019年的财报显示,北汽蓝谷获得政府津贴划分高达44.52亿和41.83亿元,占纯电动乘用车收入高达34.34%和17.73%。

现在,随着新能源汽车津贴的逐步退坡,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北汽新能源,业绩泛起了断崖式下跌。

北汽蓝谷通告显示,2020年公司收到的政府津贴对比2019年大幅下降,对公司业绩影响金额约为9亿元。

记者注意到,自2014年起,北汽团体划分主导确立了5家出行公司,划分为北京恒誉新能源汽车租赁公司、北汽绿行新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出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中原出行有限公司和北京轻享科技有限公司,聚焦于公务车出行、分时租赁和共享出行。

有知情人士透露,北汽团体集中确立出行公司,一方面是为了抢占公车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消化产能。

不外,随着分时租赁市场的洗牌,北汽团体旗下的多家出行公司市场规模急剧萎缩,这再度让北汽在B端市场进一步失势。

天下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记者,除了过分依赖政策、津贴和B端市场外,北汽新能源对C端市场的掌握不足,错失了小型车市场的盈利。

“早年间,北汽新能源在小型电动车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但在设计、质量和品牌层面的口碑没有打出去。在势头渐弱的情况下,北汽新能源放弃原来的市场战略转向高端化,从领跑者反而变成了追随者”,崔东树以为,在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款式中,以五菱宏光MINIEV为代表低端车型和以特斯拉Model 3为代表的高端车型均有一定的市场时机,但北汽新能源不能连续的战略结构,让其陷入了较为被动的局势。

有业内人士以为,这种不能连续性背后,真实反映了北汽团体在治理层面的杂乱。据北汽股份研究院一位资深工程师透露,北汽新能源单独确立公司后,有部门研发事情仍然由北汽股份负担,即原本做燃油车的团队主导,这直接导致了部门之间的推诿和效率的降低。

2019年,北汽新能源汽车销售系统与北汽团体燃油车板块合并,形成统一的北汽大自主销售系统,这让原本已经获得自力生长的北汽新能源再度陷入到了原本的组织架构中。

清华大学汽车生长研究中央主任李显君剖析称,北汽新能源在生长壮大后,其母公司北汽团体在燃油车领域的头脑和规则最先逐步渗透,再加上人事的频仍更改,令公司的生长陷入跌宕。

“在手艺与产业推翻期,最怕的是用昨天的头脑做今天和明天的事。”李显君强调,智能电动车是全新的领域和轨道,需要差别的头脑和能力架构。

自主板块团体衰落背后

“北汽新能源销量的腰斩,只是北汽团体自主品牌整体衰落的一个缩影。”一位业内人士剖析称,对于北汽团体而言,公司现在面临的挑战是自主板块对于合资板块的过分依赖引发的系统危急。

凭据北京汽车(01958.HK)披露的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2020年1~9月营业收入为1344亿元,同比下降2.96%;归母净利润为17.21亿元,同比下降56%。

国泰君安证券剖析称,北京汽车业绩的下滑,主要是自主品牌和北京现代的拖累。近年来,随着北汽团体旗下合资公司北京现代业绩下滑,北京奔腾越来越成为北汽团体唯一的“利润奶牛”。以2019年为例,北京汽车营业收入为1746.3亿元,北京奔腾的营收1551.5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例高达88.8%。

业内人士判断,在合资股比逐步铺开的靠山下,过分依赖合资品牌赚取利润不仅不现实,还将引起系列危急。

正大期货交易信息

对此,北汽团体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在2019年最先对旗下自主板块举行改造,弱化了原有的自主燃油车品牌绅宝,由北京汽车与北汽新能源配合推出BEIJING品牌,产物覆盖了燃油车与新能源产物。

但现实上,除了X7、EU7外,BEIJING品牌销售的大部门车型仍然为绅宝和北汽新能源的既有车型。销售系统的合并,引发了业内的普遍争议,也直接传导至终端市场。

近期,记者走访了多家位于北京地区的BEIJING品牌4S店,大部门门店主顾较少,险些看不到消费者前来看车,偌大的展厅中零星摆放着几款车型,最老的一款车型甚至还挂着绅宝的logo。

当记者走进位于姚家园路一家BEIJING品牌4S店时,销售职员竟然直接将记者误以为是前来检查事情的治理层,并透露一样平常来访的消费者不多,店内车辆主要是集中采购。

“以前很容易分清绅宝品牌和北汽新能源,现在整合为BEIJING品牌,卖的照样原来的部门车型,着实让人感应迷糊。”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

崔东树告诉记者,除了治理和运营层面的杂乱,北汽团体自主板块最焦点的症结在于未跟上手艺转型升级的措施。在他看来,无论是对B端照样C端市场,通过手艺进步提升产物的性能,是获取市场份额的基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告诉记者,北汽团体自主板块孱弱的基本原因是其旗舰车型产物力较低,包罗其新能源产物,曾多次曝出续航大幅缩减、电池故障、转向异响等问题。

在观察过程中,网约车司机李师傅向记者展示了他所驾驶的车辆北汽新能源EU5。他透露道:“刚刚接手这辆新车仅半年时间,车辆方向盘位置的塑料材质就已泛起破损,同时车辆噪声较大,冬季掉电也比较严重。”

盘和林以为,质量问题会给品牌的影响力带来负面影响,一向低端的印象更会阻碍公司的战略转型和全面生长。

高端化会是救命稻草吗?

在自主板块难以提振后,北汽团体最先押宝高端化,其中最主要的行动即是推动了北汽蓝谷与麦格纳团结打造了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ARCFOX极狐。

凭据北汽蓝谷披露的2020年业绩预告,为了实现产物向高端化转型,公司研发投入连续增添,无形资产摊销金额和新品牌车型的推广用度等增添金额约为5亿元。大额的资金投入,侧面反映了北汽“押宝”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刻意。

2020年10月,ARCFOX极狐首款量产车型ARCFOX αT正式上市,提供480公里、600公里及653公里三种续航版本五款车型,津贴后售价为24.19万~31.99万元。

日前,记者前往了ARCFOX极狐在北京地区的两家体验中央,实探其在终端市场显示。与BEIJING品牌4S店门庭冷落的场景相比,建设在商业中央的ARCFOX极狐4S店确实引来了不少消费者的惠顾,店内销售职员在先容产物时,也会自动联系到行业内的新势力品牌举行横向对比。

一位销售职员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刚刚进入市场的新品牌,ARCFOX极狐在终端市场的显示还算不错,自上市以来在北京区域销量已破千辆,两周内就可以实现新车交付。

不外,当记者在另外一家4S店探访时,另外一位销售道出了这些销量背后隐藏的现实情况。他告诉记者,ARCFOX极狐对公销售占比较大,贡献了部门销量。

有业内人士以为,若是ARCFOX极狐继续沿袭北汽自主板块既有的战略和营销思绪,是很难在市场驻足的。

记者注意到,近期,除百度、富士康等公司纷纷宣布跨界造车外,长安汽车、上汽团体、长城汽车等传统车企也纷纷宣布要打造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此前,已有东风汽车团体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岚图落地。百家争鸣之下,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赛道变得异常“拥挤”。

在这样的靠山下,重金投入的极狐品牌市场时机大么?对此,行业专家给出了完全对立的谜底。有业内人士判断,传统车企推出高端新能源品牌,若是无法在战略、治理和手艺方面举行刷新,对自身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不够重视,很难通过单一的品牌实现乐成转型。

也有行业专家以为,北汽团体自主板块的衰落是前期多重因素积累的效果,若是公司借力ARCFOX极狐,彻底脱离原有的自主品牌传统形象,增强科技创新,确立产物力,或许另有一线生机。

“我以为这个高端品牌是有市场机遇的。”盘和林告诉记者,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竞争猛烈,然则还没有真正形成寡头垄断的局势,仍然另有新品牌生计的空间。

崔东树则以为,ARCFOX极狐的生长终究照样在北汽团体的总体改造框架下的,现在团体公司已经举行了全新的组织架构调整,详细的照样要看这次改造的总体效果,守候市场去磨练。

改造能否到底?

“国企推动裁员照样挺难题的,我倒是很希望内部职员能够举行优化。”在裁员风浪刚刚传出时,北汽新能源一位研发职员向记者表达了上述看法。

他告诉记者,自上市以来,北汽新能源快速扩张,在职员规模上也急剧扩大,但事实上真正做研发事情的职员比例并不高,这就造成了部门营业部门的职员冗余。

记者领会到,虽然暂未举行裁员和职员优化,但在团体层面,自今年年初起,已履历了一波治理团队的大换血。这也是北汽团体新任董事长姜德义在接棒徐和谊后,提议的首次规模性人事调整。

据悉,此次调整涉及到北汽新能源、北汽股份、福田汽车、北汽越野、海纳川等北汽团体旗下自主整车品牌和零部件板块。其中,最重大的人事调整是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刘宇提升为北汽团体总经理助理;此外,他还出任了北汽新能源董事长,北京汽车研究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

除此以外,2020年底,北汽团体还稀奇确立了自主专班,从治理层面集中向导自主品牌的营业。

北汽股份一位高级工程师告诉记者,以往北汽各个自主板块在研发层面是相对割裂和涣散的,甚至会有相互抢占资源的征象。现在把自主系统统一治理,或许在研发层能更具备一致性。

不外,在采访过程中,他也表达了一定的担忧。“在此之前北汽团体的内部改造并不少,但多数是‘雷声大雨点小’,现实执行过程中照样沿袭了原来的套路。”他说,现在团体内的自主专班刚刚确立,还未感受到直观的转变。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企的升沉经常与治理团队的更替共振,国企改造更是如此,最主要的是保持改造的可连续性和稳定性。

上述业内人士以为,北汽团体此轮内部改造的时间窗口期并不长,若是改造的措施无法得以延续,那么这家千亿国企或许会陷入新一轮的危急中。

国际油价3日显著上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