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圈,大部门着名酒企都在南方,人人的营销计谋也大多从南到北,然则身处北方的汾酒,属于另类。
汾酒“中兴”最焦点的思绪就是“天下化”,在走出山西,稳固京、津、冀、豫、鲁、陕等环山西市场后,挥师南下则成为汾酒新的增进引擎。
详细来看,自2019年汾酒省外销售份额首次逾越省内后,天下化历程就不停加速。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山西汾酒省外市场销售额是省内市场的约1.7倍。另据2022业绩预告数据显示,2022年山西汾酒长江以南市场显示亮眼,同比增进跨越50%。而这一数据在三季报中则为44.57%。
由此可见,山西汾酒天下化战略获得充实落地,省外尤其是长江以南市场业绩维持高速增进。
但随着江、浙、沪、 皖、粤等市场的快速突破,若何掌握南下市场产物、渠道、治理等问题,将很洪水平上决议着汾酒往后几年的“中兴”措施。
1.“南下”初见成效
众所周知,在白酒行业,中高端市场是各大酒企盈利焦点,而以长三角、珠三角为焦点的南方市场则又是中高端酒水消费的主战场。
对于汾酒来说,这是*不能放弃的新增进引擎,于是也就有了2019年启动的“渡江作战”。
彼时,汾酒制定“过长江、破华东、占上海”的战略,同时又将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广东等5省35城划为南方焦点市场。
随后,汾酒进一步增强南下市场的投入,推行“1357 10”市场计谋,逐步搭建起了“31个省区 10个直属治理区”营销组织架构。
其中,1、3是牢固,即牢固山西 京津冀、鲁豫、陕内蒙古等山西和环山西的传统势力局限;5的焦点目的是加大拓展江浙沪皖、粤闽琼、两湖、东北、西北等五大区域;至于7 10,则是加速川、滇、渝、桂、黔、赣、藏7个时机型市场拓展速率,以及结构10个直属治理区。
对此汾酒示意:讲述期内,公司不停拓展市场,深耕终端,天下可掌控终端数目突破112万家。
此外,三季报数据显示,停止2022年9月尾,汾酒经销商数目到达3729户,江、浙、沪、 皖、粤等市场稳步突破。
以安徽市场为例,汾酒早就打破白酒“东不入皖”的魔咒。
销售层面,从2017年不足两万万的市场规模,提升到现今的3亿 规模,其中省齐集肥便突破1亿元大关。
市场层面,从经销商数目不足十位数,到遍布安徽的近百家经销商结构;渠道层面,安徽汾酒网点数目从不足千家,提升到现在4万多家;产物层面,以玻汾、青花汾酒成为清香白酒的代表,在安徽延续出现出求过于供的状态。
有媒体报道称,停止2022年度,汾酒除了西藏、贵州市场没有跨越亿元,其他市场所有过亿元。
2.反向路并欠好走
虽然南下战略泛起成效,但汾酒也有自己的烦恼。
一方面,汾酒正在走一条“从北向南”的反向路。
之以是这么说,主要中国名酒漫衍和生长问题所导致的。
南北相比,北方名酒显著少于南方,以八台甫酒时期为例,北方代表只有汾酒和西凤,而南方则集中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大曲、习酒以及洋河大曲等。
同时,在汾老大让位后,以五粮液和茅台为焦点的南方名酒集群,快速引发浓香、酱香的消费热潮,险些统治了以长三角、珠三角为焦点的中高端消费市场。
而汾酒在2019年前对于南方市场影响或只限于曾经的汾老大和杜牧的诗,产物端更多集中光瓶的消费市场。
经由2017年新一轮国企国资改造后,汾酒焕发第二春,中高端产物青花系列的推出也给了汾酒南下的勇气。
2022年三季报数据显示,长江以南焦点市场销售额25.72亿元,同比 44.57%。
客观来说汾酒南下获得了一定的乐成,但相较于浓香和酱香阵营大佬,汾酒依旧面临着清香型白酒的品质教育与品类价值提升。
对此,白酒行业剖析师蔡学飞提醒称,汾酒新市场不仅面临延续性动销、渠道建设等现实问题,同时面临着一线名酒与区域强势名酒的挤压竞争,这可能是汾酒未来生长面临的主要难题。
另一方面,汾酒南下市场也面临着“由低向高”战略困局。
现在汾酒南下战略,主要是走量的玻汾来先期培育市场,随后再逐渐推出次高端、高端的青花汾酒系列占领市场。
从市场现状来看,由低到高,势必会固化汾酒在消费者眼中“民酒”的印象,晦气于其高端化生长。
对此,蔡学飞示意,光瓶酒的*问题是若是操作欠妥,很容易造制品牌低端形象的固化。
据广东市场经销商反馈,玻汾由于性价比高、利润不错,因此周转很快,但青花系列尤其是高端的青花30·中兴版动销则有一定难度,更况且当地的高端宴请市场依旧以酱香和浓香头部产物为主。
3.高增速的后遗症
不仅“反向路”不太好走,汾酒南下扩张的隐性风险正逐渐显露。
据领会,汾酒为了支持“南下战略”,对新老经销商存在差其余治理政策。
即,对成熟市场(山西和环山西的传统势力局限)的老经销商大规模收取定金;对空缺区(南下市场)的新经销商则用赊销方式辅助囤货。
看似有利于南下市场的快速扩张,但现实上却面临囤货减值等问题。
要知道,受近年疫情等因素影响,现在多数白酒经销商都压了不少货,汾酒的经销商也不破例,尤其尚在“开门红”阶段,经销商有点左右为难!
对于南下市场而言,青花20、老白汾、玻汾等动销快的产物暂时没什么压力,有的地方青花20缺货、玻汾周全断货。
然则对于其焦点单品青花30·中兴版则有些焦虑,一方面汾酒南下千元价钱带尚未培育成熟;另一方面由于此前的放量导致库存较大,部门区域甚至泛起了价钱倒挂的征象。
虽然汾酒在2月初宣布周全住手供货20天,试图通过削减产物数目来维持价钱稳固。
但从现实状态来看,青花20、老白汾、玻汾等主流产物依旧热销,而青花30·中兴版代表的中高端产物未见放量状态。
对此,有剖析以为,停货稳价有一定努力意义,究竟五粮液、泸州老窖此前都泛起过类似倒挂问题,严重者甚至泛起过经销商大面积反水,渠道失控。
蔡学飞指出,经由了三年的疫情,汾酒社会库存也不少,现在市场逐渐恢复,经销商也急着出货回笼资金。在这样的情形下,自动停货可以实现稳价钱、去库存等多重目的。
“需要注重的是,停货不是最终目的,企业真正追求的应该是动销。停货只能解决供应端的问题,基本上照样要拉动市场消费,究竟若是产物卖不动,再停货也不是设施。”
此外,部门南下区域治理尚需增强。
有江西经销商反馈,该地域省级卖力人存在违反公司治理划定,徇私舞弊,拢断销售市场等行为。
据透露,上述卖力人以职务之便要求经销商在其私处进酒,因高于市场销售价未成交,便设置障碍、多出卡用度,导致该经销商未能完成义务,经销条约遭作废。甚至还被以退押金为要挟,以远低于市场价把库存汾酒接纳已往。
4.要讲好“故事”
2023年是汾酒提升的要害年份,在其计划中首先提出要“保留量”,这一点值得深思。
现在,汾酒已高速生长六年,对于未来的竞争环境,正如汾酒公司副总司理李俊所言,白酒行业已进入全要素竞争。那么,汾酒就必须在各方面提升、完善自己。
对于南下市场而言,汾酒的当务之急是要讲好“故事”、提升“质量”。
究竟“山西汾酒近两年主要的利润泉源,依赖的照样青花系列的中高端产物。”
现在增速有了,当务之急是要尽可能快的提升中高端产物的市场占比,即以青花20为基准线,提升30、40的规模和占比,推动全系列实现重大突破。
这一点难免要学习一下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成熟的套路。
究竟,汾酒在南方甚至天下局限的品牌认知度迫切需要获得进一步提升,至少汾酒还缺少一个完整的品牌故事。
汾酒作为中国四台甫酒之一,品牌秘闻深挚是毋庸置疑的。
然则故事却绝不仅是杜牧“借问酒家那边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清明》,或是强调“国酒”标签和“巴拿马万国展览会金奖”,甚至是通过“1022”的工艺来强调稀缺性。
更多的要把汾酒的文化、历史、工艺、产物等硬实力捏合在一起。
此外,香不具备浓、酱香酒年份越高越值钱的金融特征,然则汾酒的天花板却不仅限于海内市场。
要知道,清香型白酒更贴近国际化口感,这也是浓、酱香所没有的特质,走出去,打造“国际汾”或许也是组成汾酒未来故事的一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