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增进几近阻滞,片仔癀再次祭出了涨价的大招。
上周六,公司宣布主导产物片仔癀锭剂海内零售价,从590元/粒上调到760元/粒。单次提价近30%,也算是缔造了该公司的新历史。
二级市场配合默契,本周开市,片仔癀股价延续两天大涨。
01 毛利率降1%,提价30%补
稀缺就能任性,不管你买不买得起,价钱说涨就涨,而且,涨得不是一星半点。
上周六,中药企业片仔癀(600436.SH)通告宣布,克日起,对主导产物片仔癀锭剂海内市场零售价钱,从590元/粒上调到760元/粒,供应价响应上调约170元/粒,外洋市场供应价钱同时上调约35美元/粒。
本次涨价的片仔癀锭剂,是该公司旗下最脱销的中药产物,每锭重3克。
片仔癀到底是什么药?凭什么这么贵?
据领会,片仔癀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朝末年,距今已传承近500年。是国家级中药珍爱品种,处方和工艺均受国家隐秘珍爱。
它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等。近些年,在各方的配相助用之下,已将片仔癀奉为“神药”,解酒护肝、甚至可以防癌抗癌。茅台 片仔癀,一度成为高端商务饭局的标配。
片仔癀之以是稀缺,主要是因其制作所需的焦点原质料麝香、牛黄、蛇胆等,自己价钱昂贵,且市场供应量不足,其中麝香和蛇胆还需要国家林业部门的行政允许。
自然麝香泉源于林麝,其滋生能力低,养殖成本高,自然麝香加倍稀缺。
本次产物提价,公司给出的理由是,质料和人工等成本上涨。
上一次片仔癀涨价是2020年1月,从530元/粒上调到590元/粒。
据机构统计,2004年至今,近20年时间内,片仔癀约提价20次,从最初的325元/粒涨到现在的760元/粒,累计涨幅达133.85%。单次提价近30%,在公司历史上尚属首次。
片仔癀生产所需的原质料等,真的涨得很厉害吗?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医药制造(主要为片仔癀系列)板块实现收入13.13亿元,同比增进11.41%,毛利率为76.32%,同比只削减了1.41个百分点。单从这一点来看,片仔癀产物本次大幅提价的理由并不充实。
02 规模增进瓶颈
2023,剧集上市公司翻身之年?
不像其他企业,产物涨价时战战兢兢,生怕影响终端销售,片仔癀信心十足:参照过往的价钱调整,公司谋划情形一样平常出现稳步增进的状态。
公司的信心,也在二级市场获得了很好的体现。本周一开盘,片仔癀股价一字涨停,昨日收盘,再涨3.90%,最新市值1888亿元。
对焦点产物大幅提价,其基本缘故原由,照样业绩的考量。稀奇是2022年,公司营收增速竣事了延续7年的双位数增进,仅有8.38%;归母净利润增速更是只有1.66%,几近阻滞,为近十年来的*水平。
受原质料等因素限制,产物供应量无法无限扩大,涨价就是提升营收和利润的最直接手段。
以片仔癀系列为主的肝病用药,是公司除了医药流通营业之外,第二大收入泉源。医药流通营业,公司充当的是中央商角色,2022年的毛利率为13.78%,与肝病用药80.90%的毛利率,不能同日而语。因此,片仔癀系列药品的销售状态,直接决议了上市公司的业绩。
2022年度,片仔癀系列产物共计卖出了1508.78万盒,实现销售收入36.05亿元,孝顺了23.23亿元净利润。
今年一季度,片仔癀系列已经销售了498.14万盒,划分孝顺了13.71亿元收入和7.34亿元净利润,是公司当期收入的半壁山河,归母净利润的所有。
通过片仔癀赚大钱的同时,公司又将眼光投向了另一种“救命神药”——安宫牛黄丸。2020年7月,片仔癀出资4400余万元,控股龙晖药业,看中的就是该企业安宫牛黄丸的配方和批文等。昔时9月,打着片仔癀品牌的安宫牛黄丸即快速上市销售。
现在,安宫牛黄丸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孝顺有多大?片仔癀没有在定期讲述中单独列示。
03 “中药 ”不力
很早之前,片仔癀就想脱节对单一产物的重大依赖,并在2014年,端出了“中药 战略”,通过对日化和化妆品的结构,实行多元化。
这一点,同为中药老字号的云南白药,已给行业打了个样。它在被外资品牌打得七零八落的中国牙膏市场,硬生生撕开了一条口子。花费近20年时间,云南白药赶超高露洁、佳洁士等外资巨头,成为中国牙膏*,市场占有率跨越20%。
片仔癀也有口腔照顾护士营业,不外,其接纳的方式是,与成熟的日化企业相助。
2016年,公司与上海家化,配合出资确立口腔照顾护士公司,开发片仔癀品牌牙膏等口腔照顾护士类产物。
6年已往,公司口腔照顾护士营业生长得不算快速。2022年,口腔照顾护士公司的营业收入仅有1.3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00余万元,实现净利润1392.03万元,同比下滑近6成。
化妆品是片仔癀倾力打造的新增进极。着实,公司涉足化妆品营业很早,上世纪80年月,就率先将片仔癀用于化妆品生产中,研发推出了皇后牌片仔癀珍珠膏、珍珠霜等产物,
2022年,片仔癀化妆品公司实现收入5.15亿元,净利润8438.52万元,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滑。
以该子公司现在的规模和业绩显示,要想实现分拆单独上市的目的,生怕尚有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