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从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领会到,随着中俄互助不停升级,两国电力互助规模连续扩大。据统计,自1992年中俄开展电力互助以来,中国累计对俄罗斯购电304.62亿千瓦时,削减境内煤耗约1018万吨。其中,2019年已完成对俄购电30亿千瓦时。 “自1992年以来,中俄相继建设了110千伏布黑线、220千伏布爱甲、乙线和500千伏阿黑线4条跨国输电线路。多年来,这4条跨国联网线路源源不停地将俄罗斯电力资源输入中国,不仅提高了俄罗斯远东地区能源利用率,也支持了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北电南送’工程的实行。”卖力对俄购电营业的黑龙江电力华源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晓林先容说。 1992年7月1日,我国第一条跨境输电线路———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至中国黑河市的110千伏布黑线正式投运送电,正规监管,资金安全,品种齐全,投资国际开创了中俄两国电力互助的先河。2012年2月,国家电网公司同俄罗斯东方能源公司签署长达25年的购电协议,协议约定到2037年前俄罗斯向中国供应1000亿千瓦时电量,中俄电力互助规模进一步扩大。 电力“大商业”的背后,是电力“大工程”。2012年4月1日,我国首个国际直流输电项目,从境外购电电压品级最高、容量最大的输变电工程———中俄直流500千伏“背靠背”联网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这项主设备国产化率达100%的输变电工程成为全球能源互联北拓的基础,有利于深化中俄基础设施和口岸通道的互联互通,为进一步扩大中俄能源项目互助,推动国产电力设备走出国门提供了加倍广漠的空间。 自此,中俄形成了“一直流、三交流”4条线路的跨境输电新格局。 2016年6月,在中俄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国家电网公司与俄罗斯电网公司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双方设立合资公司开展电网营业的协议,互助局限从电能买卖扩展到输配电网投资等营业,中俄电力能源互助条理逐步深入。
我国已投入逾30亿元部署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