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获得此次预拨款的企业来看,比亚迪以36亿元再次位居第一,奇瑞排名第二,将获得13亿元的补助款,上汽团体获补助资金为11亿元排名第三,江淮和宇通则划分以9.6亿元、和9.1亿元紧随其后。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补助资金的下发可谓至关重要,其已经成为了新能源汽车营业盈利的“大头”。以比亚迪为例,今年1~9月,比亚迪从官方获得的补助为10.42亿元,占到了同期净利润的66%,而此次预拨付的36亿元,更是超过了其2018年整年的净利润(27.8亿元)。 “从通俗小客车到大型客车,每销售一辆就能获得数万元甚至数 十万元的补助,甚至把车卖出去,不用投入运营就能盈利的‘过分补助’也带来了一系列副作用。”一位业内人士毫不客气地指出,由于历久盯着补助,政策若何调整,企业就往那里走。部门企业压缩产物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正规监管,资金安全,品种齐全,投资国际不注重掌握要害核心技术,只顾开拓低端市场, 大大降低了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动力,甚至有少数企业因此不停调整自己的战略发展方向,惟政策密切追随。 从这一角度来看,补助退坡势在必行。不少专家学者和整车企业都提出,新能源汽车补助应该根据原计划,在2020年底完全退出。 但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延续数月出现下滑态势,又让不少人产生了担忧和疑问,补助是否退得太急?海内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否已经做好了应对挑战的准备?对此, 汽车技术情报研究所总工程师黄永和以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下滑确实和补助退坡有很大关系,但补助退坡并不是主要因素,消费信心不足和燃油车降价促销才是主因。在黄永和看来,在后补助时代,确立从研发、生产、购置到使用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系统异常重要。 “确实有一部门企业以为退坡太急。但我们也听到有其他企业提出:补助应该退。” 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罗俊杰曾示意:“多补两年或许是好事,但永远补不出一个壮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起步阶段通过补助施展财政的支持作用异常需要,但企业最终照样需要实现自身的‘强筋壮骨’,最终才能在风浪中奋力搏击,不惧挑战。”
新能源车要涨价了?销量“五连跌”后,4S店优惠不增反减